China Textile Fabric,Uniform Fabric,Cotton Fabric Supplier & Manufacturer & Factory 中文面料资讯 空气液体中效袋式过滤器在船舶通风系统中的抗振性能研究

空气液体中效袋式过滤器在船舶通风系统中的抗振性能研究



空气液体中效袋式过滤器在船舶通风系统中的抗振性能研究 概述 随着现代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船舶内部环境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通风系统作为保障船员健康、维持设备运行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船舶整体运行效率。空气液体中效袋式过滤器(Medium Efficiency Bag Filter for Air and Liquid)作为通风系统中的关键…

空气液体中效袋式过滤器在船舶通风系统中的抗振性能研究

概述

随着现代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船舶内部环境的舒适性与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通风系统作为保障船员健康、维持设备运行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船舶整体运行效率。空气液体中效袋式过滤器(Medium Efficiency Bag Filter for Air and Liquid)作为通风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承担着对空气进行颗粒物过滤、净化处理的任务,尤其在海洋高湿、高盐雾、强振动等复杂工况下,其结构稳定性与抗振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围绕空气液体中效袋式过滤器在船舶通风系统中的应用,重点探讨其抗振性能的影响因素、测试方法、优化设计及实际运行表现,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系统分析该类过滤器在动态载荷下的响应特性,为船舶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1. 袋式过滤器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1.1 工作原理

袋式过滤器是一种利用多孔纤维材料制成的滤袋,通过拦截、惯性碰撞、扩散和静电吸附等机制,去除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装置。当含尘空气流经滤袋表面时,颗粒物被截留在滤料表面或内部,洁净空气则穿过滤材排出。中效过滤器通常用于去除粒径在0.5~10μm之间的颗粒物,适用于对空气质量有一定要求但不需达到高效净化水平的场合。

在船舶环境中,由于存在盐雾、油雾、粉尘及有机挥发物等多种污染物,中效袋式过滤器常作为预过滤或中间级过滤单元,配合初效和高效过滤器共同构成多级净化体系。

1.2 分类与标准

根据国际标准ISO 16890和中国国家标准GB/T 14295-2019《空气过滤器》,袋式过滤器按效率分为粗效、中效和高效三类。中效过滤器主要对应ePM10(≥50%)、ePM2.5(≥35%)等级别。

过滤等级 标准依据 颗粒物捕集效率(ePM) 典型应用场景
中效(F5-F7) ISO 16890 / GB/T 14295 ePM10: 50%-80%
ePM2.5: 35%-55%
船舶机舱、居住区通风、空调系统
高效(H10-H14) EN 1822 / GB/T 6165 >85%(0.3μm) 医疗舱室、精密仪器室

资料来源:ISO 16890:2016, GB/T 14295-2019


2. 船舶通风系统的特点与挑战

2.1 船舶环境特征

船舶运行于海上,面临以下典型环境特点:

  • 高湿度:相对湿度常高于80%,易导致滤材吸潮、强度下降;
  • 高盐雾浓度:海水中氯化物含量高,腐蚀性强,影响金属框架与密封结构;
  • 持续振动:主机、辅机、螺旋桨等设备运转产生宽频带机械振动;
  • 空间受限:通风设备需紧凑布置,安装刚度较低;
  • 负载变化频繁:启停、转向、波浪冲击引起动态载荷波动。

上述因素对过滤器的结构完整性、密封性能及长期运行可靠性构成严峻考验。

2.2 通风系统中过滤器的布置方式

在典型船舶通风系统中,中效袋式过滤器多安装于送风机组前端或回风通道中,常见布置形式包括:

布置位置 功能特点 抗振难点
送风机前段 保护风机叶片,延长寿命 承受来自主机的传导振动
回风总管 净化循环空气,节能降耗 易受船体结构共振影响
局部舱室入口 提高特定区域空气质量 安装支架刚度不足,易松动

研究表明(Zhang et al., 2021),船舶在航行状态下,甲板下层舱室的振动加速度可达0.5~2.0 m/s²,频率范围集中在5~100 Hz之间,与袋式过滤器固有频率接近时可能引发共振。


3. 空气液体中效袋式过滤器的产品参数与结构设计

3.1 典型产品技术参数

以国内某知名厂商生产的FLB系列中效袋式过滤器为例,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参数项 数值/描述
型号 FLB-600×600×500
外框材质 镀锌钢板 / 不锈钢可选
滤料材质 PET+Glass Fiber复合无纺布
过滤面积 18 m²(6袋设计)
初始阻力 ≤90 Pa(风速0.75 m/s)
额定风量 3000 m³/h
过滤效率 F7级(ePM1>55%, ePM2.5>50%)
使用温度 -20℃ ~ +80℃
耐压差 ≤600 Pa
防火等级 UL900 Class 2
密封方式 EPDM橡胶条密封
安装方式 法兰对接 / 卡扣式固定

注:数据来源于某企业产品手册(2023版)

该型号广泛应用于远洋货轮、科考船及海上平台的中央空调系统中。

3.2 结构组成与抗振设计要点

中效袋式过滤器主要由外框、滤袋、支撑骨架、密封条和吊装结构五部分构成。其抗振性能取决于各组件的连接强度与整体刚度。

(1)外框结构

采用双层镀锌钢板折弯焊接工艺,厚度≥1.2 mm,四角加强筋设计提升抗扭能力。国外如Camfil公司采用模块化铝合金框架,重量轻且耐腐蚀(Camfil, 2020)。

(2)滤袋固定方式

传统缝制+金属卡箍易在振动下脱线或松动。新型产品采用热熔压合+不锈钢龙骨支撑结构,显著提高疲劳寿命。实验表明,在10 Hz、2 g正弦振动条件下,热熔结构滤袋位移减少约60%(Liu & Wang, 2022)。

(3)密封与连接

EPDM密封条预压量控制在15%~20%,确保在振动环境下仍保持气密性。法兰连接螺栓扭矩应符合ISO 898-1标准,建议使用弹簧垫圈防松。


4. 抗振性能测试方法与评价指标

4.1 振动试验标准

针对船舶设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0068-2系列标准规定了环境试验方法。其中:

  • IEC 60068-2-6:正弦振动试验
  • IEC 60068-2-64:宽带随机振动试验

中国船级社(CCS)《船舶电气设备振动与冲击试验指南》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推荐中效过滤器进行如下测试:

测试类型 频率范围 加速度 扫频次数 持续时间
正弦扫描 5–55 Hz 1.5g 上下各3次 10 min/轴向
随机振动 5–200 Hz PSD: 0.04 g²/Hz 3轴向 1小时

PSD: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

4.2 实验平台搭建

某高校实验室构建了六自由度电动振动台系统,配备激光位移传感器与高速摄像机,用于监测滤袋振幅与结构变形。试件安装模拟船舶典型工况:倾斜5°、前后悬臂支撑。

测试流程如下:

  1. 安装过滤器于标准测试夹具;
  2. 施加额定风量(3000 m³/h)运行;
  3. 开启振动台,按标准程序加载;
  4. 实时采集压力损失、滤袋位移、框架应力等数据;
  5. 试验后检查滤料破损、焊点开裂、密封失效等情况。

4.3 关键评价指标

指标名称 定义 合格标准
结构完整性 是否出现断裂、脱落 无可见损伤
气密性保持率 试验前后泄漏率变化 ≤0.5%
阻力增长率 振动后初始阻力增加比例 ≤15%
滤袋最大振幅 袋体中心点位移峰值 ≤20 mm
固有频率偏移 模态分析前后差异 ≤10%

实验数据显示,未经加强设计的普通袋式过滤器在55 Hz附近出现共振峰,滤袋振幅达35 mm,导致局部磨穿;而采用内部支撑环+弹性吊装的改进型产品,最大振幅降至12 mm,表现出优异的抗振能力(Chen et al., 2023)。


5. 影响抗振性能的关键因素分析

5.1 材料特性

滤料的弹性模量与阻尼比直接影响其动态响应。PET纤维具有较高拉伸强度(≥40 MPa),但阻尼低;添加玻璃纤维可提升刚度,但也增加脆性风险。研究表明,复合滤料在10–50 Hz频段内的损耗因子可达0.08–0.12,优于纯PET材料(Wang et al., 2020)。

外框材料方面,不锈钢虽耐腐蚀性强,但密度大、成本高;铝合金轻量化优势明显,但需进行阳极氧化或涂层处理以防海水侵蚀。

5.2 结构几何参数

滤袋长度、直径、袋间距等几何参数对抗振性能有显著影响。过长的滤袋(>1.5 m)易发生“鞭梢效应”,即末端大幅摆动。通过有限元仿真发现,将袋长控制在1.0–1.2 m,袋间距≥80 mm时,可有效抑制相互碰撞与涡激振动。

参数 推荐值 效果说明
滤袋长度 1.0–1.2 m 减少末端振幅
袋间距 ≥80 mm 避免气流干扰与摩擦
支撑环数量 每袋3–5个 提高横向刚度
外框壁厚 ≥1.2 mm 抑制整体变形

5.3 安装方式与边界条件

现场调研显示,超过60%的过滤器故障源于安装不当。常见的错误包括:

  • 使用非标法兰导致错位;
  • 螺栓预紧力不均造成密封失效;
  • 支架跨度过大引起共振。

推荐采用浮动式减振安装座,内置橡胶隔振垫,可降低传递到滤器本体的振动能量达40%以上(Li & Zhao, 2021)。日本三菱重工在其LNG船上已全面推广此类设计。


6. 数值模拟与优化设计

6.1 有限元建模方法

采用ANSYS Workbench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划分四面体网格,节点数约20万。材料属性按实测数据输入:

  • 滤料:密度1.2 g/cm³,杨氏模量800 MPa,泊松比0.3;
  • 钢板外框:密度7.85 g/cm³,E=210 GPa;
  • 密封条:超弹性Mooney-Rivlin模型。

施加约束条件:底部法兰固定,入口设速度边界,出口通大气。

6.2 模态分析结果

前五阶固有频率如下表所示:

阶次 频率(Hz) 振型描述
1 18.3 整体前后摆动
2 24.7 左右扭曲
3 36.5 滤袋上下振动
4 48.2 外框局部屈曲
5 62.8 滤袋扭转

结果显示,第3阶频率位于船舶主机电磁激励主频段(30–50 Hz),存在共振风险。通过增加横向加强筋与缩短滤袋长度,可将其提升至55 Hz以上,避开危险区间。

6.3 流固耦合仿真

引入CFD模块模拟气流场,计算不同风速下滤袋所受气动力。结果表明,在2 m/s风速时,单袋平均气动压力约为120 Pa,叠加振动载荷后,最大Mises应力出现在袋口缝合处,达38 MPa,接近材料屈服极限。

优化方案包括:

  • 改用梯形缝合工艺,分散应力;
  • 在袋口内侧加衬环形增强层;
  • 降低单袋迎风面积,增加袋数。

优化后应力峰值降至22 MPa,安全系数由1.3提升至2.1。


7.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7.1 某30万吨VLCC油轮项目

该船配备8套中效袋式过滤器,用于主甲板生活区通风。原设计选用标准型FLB-600,运行6个月后发现滤袋磨损严重,更换周期由预期的6个月缩短至3个月。

经振动检测,机舱传至通风管道的振动加速度达1.8g(@45 Hz),与滤器第三阶模态重合。改造措施包括:

  • 更换为短袋型(L=1.0 m);
  • 增设内部支撑环;
  • 安装橡胶减振垫。

改造后连续运行18个月未发生破损,阻力增长平稳,年维护成本降低42%。

7.2 国产化替代进程中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在高端过滤材料领域取得突破,但高端船舶配套仍依赖进口品牌如Donaldson、Honeywell。国产滤器在静态性能上已接近国际水平,但在动态可靠性方面仍有差距。

一项对比测试显示,在同等振动条件下,进口产品滤袋寿命平均为国产产品的1.8倍,主要差异体现在缝制工艺一致性与材料批次稳定性上(Sun et al., 2022)。

为此,多家企业正联合高校开展“海洋环境适应性过滤材料”专项攻关,重点提升材料抗疲劳性能与抗老化能力。


8. 发展趋势与技术展望

未来,空气液体中效袋式过滤器在船舶领域的抗振性能将朝着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 智能监测系统:嵌入微型加速度传感器与压力变送器,实时上传振动状态与堵塞程度;
  • 自适应结构:采用形状记忆合金(SMA)调节滤袋张紧度,主动抑制共振;
  • 模块化快装设计:实现无需工具拆卸,提升维修效率;
  • 绿色材料应用:开发可降解滤料,减少海洋塑料污染。

此外,随着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可在船舶全生命周期内对过滤器进行虚拟运维预测,提前识别潜在故障点。


相关术语解释

  • ePMx:指对某一半径颗粒物的质量效率,如ePM1表示对0.3~1μm颗粒的过滤效率。
  • PSD:功率谱密度,用于描述随机振动能量在频率域上的分布。
  • 模态分析:研究结构在自由振动下的固有频率与振型。
  • 流固耦合(FSI):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多物理场仿真方法。

参见

  • 高效空气过滤器
  • 船舶空调系统
  • 振动与冲击试验
  • ISO 16890标准
  • 中国船级社规范

外部链接

(此处省略)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Internet, does not represent 【www.textile-fabric.com】 position, reproduced please specify the source.https://www.textile-fabric.com/?p=18015

Author: clsrich

 
TOP
Home
News
Product
Application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