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LPA过滤技术的超净台气流均匀性提升方案



基于ULPA过滤技术的超净台气流均匀性提升方案 概述 超净工作台(Clean Bench),又称洁净工作台,是实验室、医药制造、微电子、生物工程等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局部净化设备。其核心功能是通过高效空气过滤系统,在操作区域内形成一个高洁净度的环境,从而有效防止外界污染物对实验或生产过程造成干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纳米材料、基因测序、半导体制造等高精尖领…

基于ULPA过滤技术的超净台气流均匀性提升方案


概述

超净工作台(Clean Bench),又称洁净工作台,是实验室、医药制造、微电子、生物工程等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局部净化设备。其核心功能是通过高效空气过滤系统,在操作区域内形成一个高洁净度的环境,从而有效防止外界污染物对实验或生产过程造成干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纳米材料、基因测序、半导体制造等高精尖领域对环境洁净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过滤器已难以完全满足需求。

在此背景下,超低穿透率空气过滤器(Ultra-Low Penetration Air Filter, ULPA)因其更高的过滤效率和更低的颗粒穿透率,逐渐成为高端洁净设备的核心组件。ULPA过滤器对0.12 μm粒径颗粒的过滤效率可达99.999%以上,显著优于HEPA过滤器(通常为99.97% @ 0.3 μm)。然而,即便采用ULPA过滤技术,若气流组织设计不合理,仍可能导致工作区气流不均、涡流产生、洁净度下降等问题。

本文将围绕“基于ULPA过滤技术的超净台气流均匀性提升方案”展开深入探讨,涵盖技术原理、关键参数优化、结构设计改进、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实际应用案例,并结合权威文献与产品数据进行系统分析。


一、ULPA过滤技术原理与特性

1.1 ULPA过滤器定义与标准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ANSI/ASHRAE)52.2-2017标准,ULPA过滤器是指在额定风量下,对0.12 μm粒径颗粒的过滤效率不低于99.999%的空气过滤器。其测试方法通常采用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或PAO(聚α烯烃)气溶胶发生器配合光度计或粒子计数器进行穿透率测定。

参数 HEPA过滤器 ULPA过滤器
测试粒径 0.3 μm 0.12 μm
过滤效率 ≥99.97% ≥99.999%
穿透率 ≤0.03% ≤0.001%
标准依据 ISO 29463, EN 1822, ASHRAE 52.2 ISO 29463, EN 1822 Class U15-U17
初始阻力(Pa) 200–250 250–350
使用寿命(年) 3–5 2–4(因阻力上升较快)

资料来源:ISO 29463:2011《High-efficiency air filters (EPA, HEPA and ULPA)》;EN 1822:2009《High efficiency air filters (HEPA and ULPA)》

1.2 ULPA过滤机制

ULPA过滤主要依赖以下四种物理机制实现颗粒捕集:

  1. 拦截效应(Interception):当颗粒随气流运动时,若其轨迹靠近纤维表面且距离小于颗粒半径,则被纤维捕获。
  2. 惯性撞击(Inertial Impaction):大颗粒因质量较大,在气流方向改变时无法及时跟随,撞击到纤维上。
  3. 扩散效应(Diffusion):小颗粒(<0.1 μm)受布朗运动影响,随机碰撞纤维而被捕集。
  4. 静电吸附(Electrostatic Attraction):部分ULPA滤材带有静电,可增强对亚微米颗粒的吸附能力。

其中,扩散效应在ULPA过滤中尤为关键,因其针对的是最难过滤的0.1–0.3 μm“最易穿透粒径”(MPPS, Most Penetrating Particle Size)范围内的颗粒。


二、超净台气流组织基本类型与问题分析

2.1 气流组织分类

根据气流方向,超净台可分为两类:

类型 气流方向 应用场景 洁净等级
垂直层流式 自上而下 生物安全、细胞培养 ISO 5级(百级)
水平层流式 自后向前 半导体、精密装配 ISO 4级(十级)

垂直层流式更常见于生物实验室,水平层流式则多用于对污染源敏感的工业环境。

2.2 气流不均的主要表现与成因

尽管ULPA过滤器本身具备极高过滤效率,但实际使用中常出现以下气流不均现象:

  • 边缘速度衰减:中心区域风速高于两侧,导致边缘区域洁净度下降;
  • 涡流与回流:操作人员手臂移动或设备遮挡引发局部湍流;
  • 速度波动大:风机控制不稳定或风道设计不合理;
  • 非均匀送风面:ULPA滤网安装不平整或密封不良。

据Zhang et al.(2021)在中国《洁净技术与工程》期刊发表的研究指出,传统超净台在距操作面15 cm处的风速标准差可达±15%,远高于ISO 14644-1规定的±20%以内即可接受的标准,说明仍有较大优化空间。


三、基于ULPA的气流均匀性提升关键技术路径

3.1 风道结构优化设计

合理的风道设计是保证气流均匀性的前提。传统箱体式风道存在气流死区、压力分布不均等问题。现代设计趋向于采用静压箱+均流板复合结构

表:不同风道结构对气流均匀性的影响(实验数据)

风道类型 平均风速(m/s) 风速标准差(m/s) 均匀度(%) 备注
直通式 0.45 ±0.12 73.3% 易产生边缘低速区
扩散锥形 0.43 ±0.08 81.4% 改善中心集中
静压箱+蜂窝均流板 0.42 ±0.03 92.9% 推荐方案
静压箱+金属丝网 0.41 ±0.05 87.8% 成本较低

数据来源:Liu & Wang (2020), Journal of Building Ventilation,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实验平台

静压箱的作用是将风机产生的高速乱流转化为低速稳流,通过增大容积降低动压、提高静压,使气流在进入ULPA前趋于均匀。均流板(如蜂窝状铝制结构)进一步整流,消除涡旋。


3.2 ULPA模块化安装与密封技术

ULPA滤芯的安装方式直接影响气流分布。若存在缝隙或压缩不均,将导致局部短路或漏风。

推荐安装规范:

  • 采用液槽密封结构(Liquid Seal Gasket),即在滤芯四周设置U型槽,注入硅油或氟化液,实现动态密封;
  • 安装压力控制在3.5–4.5 kPa之间,确保滤纸不变形;
  • 每台设备出厂前须进行气密性检测,使用PAO扫描法,扫描速度≤5 cm/s,响应时间≤1 s。
密封方式 泄漏率(%) 维护难度 成本
橡胶垫片密封 ≤0.01% 中等
液槽密封 ≤0.001% 较高
胶粘固定 ≤0.05% 高(不可拆卸)

引用:国外文献《Filtration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Johns, 2018, CRC Press)


3.3 智能风速控制系统

传统超净台多采用定频风机,风量恒定但无法应对滤网积尘导致的阻力上升。引入变频调速+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可显著提升气流稳定性。

控制逻辑流程:

传感器采集实时风速 → PLC控制器对比设定值 → 调节EC风机转速 → 维持恒定风速输出

EC风机(Electronically Commutated Fan)具有高效率、低噪音、宽调速范围(30%–100%)等优点,配合PID算法可实现±2%以内的风速控制精度。

控制方式 风速波动范围 响应时间 能耗比
定频风机 ±15% 不可调 1.0
变频开环 ±8% 30 s 0.85
变频闭环(PID) ±2% <10 s 0.72

数据来源:Siemens Building Technologies 技术白皮书(2022)


3.4 操作界面人机工程学优化

人体操作行为是影响气流稳定的重要外部因素。研究表明,操作者手臂伸入工作区时,可使局部风速降低30%以上(Chen et al., 2019, Indoor Air)。

改进措施:

  • 设置前缘负压抽吸带:在操作口下方布置小型负压通道,引导扰动气流向下排出;
  • 采用倾斜式前窗设计(15°–20°倾角),减少气流分离;
  • 工作台面使用低摩擦导流板,避免物品堆放阻碍气流。

四、典型产品参数对比分析

以下选取国内外主流品牌的ULPA超净台进行参数对比,重点评估其气流均匀性相关指标。

型号 品牌 过滤器类型 风速范围(m/s) 均匀度(实测) 噪音(dB) 功率(W) 是否智能控制
VC-1500UL 苏州安泰(中国) ULPA H14 0.25–0.50 91.2% ≤58 450
BSC-1500IIA2 Heal Force(中国) ULPA U15 0.30–0.45 93.5% ≤60 500 是(变频)
Thermo Scientific™ 1300 Series A2 美国赛默飞 ULPA 0.38–0.51 95.1% ≤62 600 是(EC风机+传感器)
ESCO AC2-4SW-C 新加坡艺思高 ULPA Class U16 0.30–0.45 96.3% ≤55 480 是(自动补偿)
AIRTECH SafeFast SF系列 中国苏净集团 ULPA 0.28–0.48 90.8% ≤57 420

注:均匀度 = (最小风速 / 最大风速)× 100%,测量位置为工作面上方15 cm,网格点5×5分布

从表中可见,配备智能控制系统的国际一线品牌(如Thermo Fisher、ESCO)在气流均匀性和自动化方面表现更优,而国内品牌近年来也在快速追赶,部分型号已接近国际水平。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与技术趋势

5.1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在洁净技术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在气流组织模拟与优化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 清华大学张寅平团队(2020)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拟了不同均流板孔隙率对气流的影响,发现当孔隙率为38%–42%时,速度均匀性最佳;
  •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开发出新型纳米纤维复合ULPA滤材,厚度减少30%,阻力降低18%,同时保持U16级效率;
  • 江苏瑞琪曼公司推出“双静压箱+三级均流”结构超净台,经第三方检测,工作区风速不均匀度小于±5%。

5.2 国外先进技术动向

欧美日企业在ULPA应用方面更为成熟,注重系统集成与智能化。

  • 美国3M公司研发出带有自清洁功能的ULPA模块,通过周期性反吹清除表面积尘,延长使用寿命;
  • 德国Mann+Hummel集团提出“动态气流映射”技术,利用红外热像仪与粒子示踪法实时监控气流状态,并自动调整风机参数;
  • 日本松下(Panasonic)在其Bio Clean系列中引入AI学习算法,可根据使用频率预测滤网寿命并提前预警更换。

文献支持:

  • Kanaoka, C. et al. (2017). "Development of ULPA filter with nano-fiber layer",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1(6), 701–709.
  • Agarwal, J.K. et al. (2019).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ULPA filters under varying humidity conditions", Filtration Journal, 36(3), 45–52.

六、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生物医药企业GMP车间改造

背景:某疫苗生产企业原有HEPA超净台在灌装工序中频繁出现微粒超标(>5 μm颗粒数超标20%)。

解决方案

  • 更换为ESCO AC2-4SW-C型ULPA超净台;
  • 加装前置预过滤器(G4+F8)以减轻ULPA负担;
  • 采用CFD模拟优化布局,避免设备间气流干扰。

结果

  • 工作区洁净度由ISO 6级提升至ISO 5级;
  • 颗粒浓度下降76%;
  • 年维护成本因滤网寿命延长而降低18%。

案例二:某高校纳米材料实验室

问题:研究人员在操作石墨烯转移时,发现样品表面常附着微米级颗粒,影响电学性能。

改进措施

  • 引入Thermo Scientific 1300 Series A2水平层流超净台;
  • 设置操作规程限制人员动作幅度;
  • 每周进行PAO扫描检漏。

成效

  • SEM检测显示污染物数量减少90%;
  • 实验重复性显著提高;
  • 发表SCI论文数量同比增长40%。

七、未来发展方向

7.1 多尺度耦合仿真技术

结合CFD、离散相模型(DPM)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虚拟超净台”平台,实现设计阶段的全工况气流预测。

7.2 自适应气流调控系统

通过部署多个微型风速传感器阵列,实时感知气流变化,结合边缘计算实现毫秒级响应调节。

7.3 绿色节能设计

开发低阻ULPA滤材(如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太阳能辅助供电系统,降低运行能耗。

7.4 模块化与可扩展架构

支持ULPA单元热插拔、远程监控与云平台管理,适用于大型实验室集群管理。


参考文献

  1. ISO 29463:2011. High-efficiency air filters (EPA, HEPA and ULP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 EN 1822:2009. High efficiency air filters (HEPA and ULPA).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3. Zhang, Y., Li, N., & Zhao, M. (2021). “Analysis of airflow uniformity in vertical laminar flow clean benches.” Journal of Cleanroom Technology, 33(2), 45–52. (中文核心)
  4. Liu, H., & Wang, X. (2020). “Optimization of plenum chamber structure for clean bench using CFD simulation.” Journal of Building Ventilation, 29(4), 112–119.
  5. Chen, Q., Gao, Z., & Lin, C. (2019). “Impact of operator movement on airflow patterns in biosafety cabinets.” Indoor Air, 29(5), 789–801.
  6. Johns, D. (2018). Filtration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CRC Press.
  7. Kanaoka, C., et al. (2017). "Development of ULPA filter with nano-fiber layer."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1(6), 701–709.
  8. Agarwal, J.K., et al. (2019).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ULPA filters under varying humidity conditions." Filtration Journal, 36(3), 45–52.
  9. Siemens. (2022). EC Fan Technology in Cleanroom Applications – White Paper. Siemens AG.
  10. 百度百科. “超净工作台”、“ULPA过滤器”词条. https://baike.baidu.com/

相关术语解释

  • ULPA:超低穿透率空气过滤器,过滤效率≥99.999% @ 0.12 μm。
  • MPPS:最易穿透粒径,指过滤器效率最低时对应的颗粒直径,通常为0.1–0.3 μm。
  • CFD:计算流体动力学,用于模拟气流场分布。
  • PAO扫描法:使用PAO气溶胶进行过滤器完整性检测的方法。
  • ISO 14644-1:国际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标准,规定洁净度等级划分。

扩展阅读

  •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13
  •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 14925-2010
  • 美国联邦标准FS-209E(已废止,但仍具参考价值)
  • IEST Recommended Practice RP-CC006.3:Testing HEPA and ULPA Filters

(全文约3,680字)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Internet, does not represent 【www.textile-fabric.com】 position, reproduced please specify the source.https://www.textile-fabric.com/?p=17056

Author: clsrich

 
TOP
Home
News
Product
Application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