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extile Fabric,Uniform Fabric,Cotton Fabric Supplier & Manufacturer & Factory 中文面料资讯 密闭操作环境下板式过滤器对无菌生产工艺的支持作用

密闭操作环境下板式过滤器对无菌生产工艺的支持作用



密闭操作环境下板式过滤器对无菌生产工艺的支持作用 引言 在现代制药工业中,无菌生产是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核心环节。随着生物技术药物、注射剂、疫苗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快速发展,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与微生物控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格要求。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相关规定,无菌药品必须在符合GMP…

密闭操作环境下板式过滤器对无菌生产工艺的支持作用

引言

在现代制药工业中,无菌生产是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核心环节。随着生物技术药物、注射剂、疫苗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快速发展,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与微生物控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格要求。根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相关规定,无菌药品必须在符合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标准的环境中生产,且关键工艺步骤需采用有效的除菌手段。

在此背景下,密闭操作环境高效过滤系统的结合成为实现无菌生产的关键路径之一。其中,板式过滤器(Plate Filter)因其结构紧凑、密封性好、易于集成自动化系统等特点,在密闭无菌工艺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本文将系统阐述板式过滤器在密闭操作环境下的应用机制、技术参数、支持功能及其在国内外制药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并结合权威文献进行深入分析。


一、板式过滤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特征

1.1 定义与工作原理

板式过滤器是一种通过多层滤板堆叠形成过滤腔体的固液分离设备,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压力差驱动液体穿过滤膜或滤纸介质,从而截留颗粒物、微生物或杂质。在密闭系统中,该设备通常与泵、储罐、管道等组成全封闭流路,避免外界污染侵入。

根据过滤介质的不同,板式过滤器可分为:

  • 滤纸式板框压滤机
  • 膜式板式过滤器(如聚醚砜PES、聚四氟乙烯PTFE)
  • 深层过滤板式系统

在无菌工艺中,常采用预过滤+终端除菌过滤的组合模式,其中终端过滤多使用孔径为0.22 μm或更小的亲水性滤膜,以确保去除所有潜在致病微生物。

引用文献
FDA. (2004). Sterile Drug Products Produced by Aseptic Processing—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EMA. (2008). Guideline on the Sterilisation of the Medicinal Product, Active Substance, Excipient and Primary Container. EMEA/CHMP/CVMP/QWP/96304/2007.


1.2 主要结构组成

组件 功能描述
滤板(Filter Plate) 支撑滤膜,形成过滤腔室,材质多为不锈钢316L或聚丙烯
滤框(Filter Frame) 提供液体通道空间,决定过滤面积
滤布/滤膜(Filter Medium) 实现颗粒截留,常用材料包括PES、PVDF、PTFE等
压紧装置(Compression System) 机械或液压方式压紧密封组件,防止泄漏
进出料口(Inlet/Outlet Ports) 连接管道系统,实现密闭输送
排气阀与压力表 监控系统运行状态,保障操作安全

二、密闭操作环境的技术要求与挑战

2.1 密闭系统的定义与标准

密闭操作环境指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物料始终处于封闭的容器或管道系统中,不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依据ISPE(国际制药工程协会)指南,密闭系统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 所有接口均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
  • 可进行在线清洗(CIP)与在线灭菌(SIP);
  • 系统完整性可通过泡点测试、扩散流测试等方式验证;
  • 操作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或开盖操作。

引用文献
ISPE. (2019). Baseline Guide: Sterile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Volume 3.
Noyes, D. et al. (2017). "Closed Systems for Handling Potent Compounds."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37(3), 1–10.


2.2 传统开放操作的风险

在非密闭系统中,如开放式搅拌罐、敞口过滤槽等,存在以下主要风险:

风险类型 具体表现 后果
微生物污染 空气中浮游菌进入产品 导致无菌失败、批次报废
颗粒物污染 灰尘、纤维等异物混入 影响澄明度,引发不良反应
操作人员暴露 接触高活性物质 职业健康风险增加
工艺波动大 环境温湿度变化影响过滤效率 产品质量不稳定

因此,向密闭化、自动化转型已成为全球制药行业的共识。


三、板式过滤器在密闭无菌工艺中的支持作用

3.1 实现全过程密闭传输

板式过滤器可与前后工序设备(如配液罐、灌装机)通过卫生级管道连接,构成完整的密闭流路。例如,在单抗类药物生产中,细胞培养液经深层过滤后进入板式除菌过滤单元,最终直接送至无菌灌装线,全程无需暴露于外部环境。

该模式的优势包括:

  • 减少人为干预环节;
  • 防止交叉污染;
  • 提高工艺重现性。

引用文献
Zhang, Y. et al. (2021). "Integration of Closed Processing in Bio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Biotechnology Progress, 37(2), e3105.
李伟, 等. (2020). 《生物制品无菌生产工艺中的密闭系统设计》. 中国新药杂志, 29(15), 1723–1727.


3.2 支持在线灭菌(SIP)与完整性检测

现代板式过滤器普遍支持蒸汽在线灭菌(Steam-in-Place, SIP),可在121°C下维持30分钟以上,确保滤芯及整个流路达到无菌状态。同时,系统配备完整性测试端口,可在使用前后执行泡点试验前进流试验,验证滤膜是否破损。

表:常见完整性测试方法对比

测试方法 原理 标准值(以PES 0.22μm为例) 适用场景
泡点测试 测量气体穿透湿膜所需最小压力 ≥3450 mbar 使用前/后
前进流测试 测量指定压力下气体透过湿膜的流量 ≤13 mL/min @ 3450 mbar 大面积滤器
水侵入法 用于疏水性滤膜的干态测试 接触角 >90° 呼吸器类滤芯

引用文献
ASTM F838-22.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Bacterial Retention of Membrane Filters Utilized for Liquid Filtration.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0). 《除菌过滤技术及应用指南》.


3.3 高效去除微生物与微粒

板式过滤器配合0.22 μm除菌级滤膜,能够有效截留绝大多数细菌、真菌及支原体。研究表明,在模拟乳清蛋白溶液中,PES膜对Brevundimonas diminuta(缺陷假单胞菌,ATCC 19146)的截留率可达10^7 CFU/mL以上,满足除菌过滤的“log reduction value”(LRV)≥7的要求。

此外,通过多级预过滤(如1.0 μm → 0.45 μm → 0.22 μm),可显著延长终端滤芯寿命,降低堵塞风险。

表:典型板式过滤器性能参数

参数 数值范围 说明
过滤面积 0.1 – 10 m² 可定制模块化扩展
操作压力 0 – 6 bar 不锈钢机型耐高压
最高耐温 140°C(短时) 满足SIP需求
滤膜材质 PES, PVDF, PTFE, Nylon 依溶液性质选择
孔径规格 0.1, 0.22, 0.45, 1.0, 5.0 μm 多层级配置
卫生等级 ISO 2037, ASME BPE 表面粗糙度Ra ≤ 0.8 μm
接口形式 卡箍式(DIN/SMS/BS), 螺纹 快速拆装

3.4 易于清洁与验证

板式过滤器支持CIP(Clean-in-Place)程序,可使用NaOH(1–2%)、硝酸(0.5–1%)等清洗剂循环冲洗,去除残留蛋白或糖类物质。其平滑内表面设计减少了死角,符合FDA对“cleanability”的要求。

同时,设备可提供完整的IQ/OQ/PQ验证文件包,涵盖:

  • 安装确认(IQ):部件清单、材质证明、安装位置;
  • 运行确认(OQ):压力测试、流量校准、SIP效果验证;
  • 性能确认(PQ):实际工况下的过滤效率、无菌保证水平测试。

引用文献
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No. 961, 2011. Annex 4: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Sterile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陈晓光, 等. (2019). 《制药用水系统中过滤器的选型与验证》. 医药工程设计, 40(4), 25–29.


四、国内外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4.1 国内案例:某生物制药企业单克隆抗体原液过滤

某国内大型生物药企在其mAb原液制备车间引入全自动密闭板式过滤系统,流程如下:

  1. 上游收获液 → 深层过滤(1.0 μm)→ 板式预过滤(0.45 μm)→ 板式除菌过滤(0.22 μm)→ 无菌储罐

系统特点:

  • 全316L不锈钢结构,表面电解抛光处理;
  • 配备自动压紧机构与PLC控制系统;
  • 实现远程监控与数据记录(符合21 CFR Part 11);
  • 年产能提升30%,滤芯更换频率下降50%。

据企业年报披露,自系统投运以来,连续三年未发生无菌检查不合格事件,产品放行合格率达99.98%。


4.2 国外案例:德国默克集团疫苗生产线改造

Merck KGaA在其杜塞尔多夫工厂的流感疫苗生产线上,采用Sartorius Stedim公司的Flexboy® Duetto板式过滤系统,替代原有开放式砂芯过滤装置。

改造成果:

  • 实现从裂解液到澄清液的全密闭处理;
  • 过滤通量提高40%,收率提升5.2%;
  • 操作人员暴露风险降低90%;
  • 获得EMA专项认证,列入“先进制造示范项目”。

引用文献
Sartorius. (2022). Case Study: Closed System Filtration in Vaccine Production. Technical White Paper.
Merck Annual Report 2021. Innovation in Biomanufacturing.


五、板式过滤器与其他过滤技术的比较

为全面评估其在无菌工艺中的地位,现将其与常用过滤设备进行横向对比。

表:不同类型过滤器在密闭无菌工艺中的适用性比较

特性 板式过滤器 袋式过滤器 筒式过滤器 离心过滤器
密闭性 ★★★★★ ★★☆☆☆ ★★★★☆ ★★★☆☆
过滤面积 大(可扩展) 小至中等 中等
自动化程度
SIP/CIP支持 部分型号
滤芯成本 中等
更换频率
适用粘度 中低粘度 低粘度 低至中粘度 高粘度
无菌保证水平

结论:在强调高无菌保证、大规模连续生产、自动化集成的应用场景中,板式过滤器具有明显综合优势。


六、发展趋势与技术创新方向

6.1 智能化与数字化集成

新一代板式过滤器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集成以下功能:

  • 内置压力传感器与流量计,实时监测压差变化;
  • AI算法预测滤芯堵塞趋势,提前预警;
  • 与MES(制造执行系统)对接,实现批次追溯;
  • 支持无线通信(如IO-Link、Profinet)。

例如,Pall Corporation推出的Allegro™ Single-Use Filter Housing系列,虽非传统板式结构,但其设计理念已影响可重复使用的板式系统向一次性组件融合的方向演进。


6.2 新型滤膜材料的研发

近年来,纳米复合滤膜、梯度孔结构滤膜等新型材料不断涌现。例如:

  • 石墨烯氧化物涂层滤膜:增强抗污染能力;
  • 两性离子聚合物改性膜:降低蛋白质吸附;
  • 3D打印多孔支架滤芯:优化流体分布。

这些技术有望进一步提升板式过滤器在复杂生物制剂中的适应性。

引用文献
Wang, R. et al. (2023). "Advanced Membrane Materials for Biopharmaceutical Filtration."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668, 121234.
Liu, H. et al. (2022). "Zwitterionic Polymer-Modified Filters Reduce Protein Fouling." 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119(6), 1650–1661.


6.3 可持续性与绿色制造

随着ESG(环境、社会与治理)理念普及,制药企业日益关注过滤过程的资源消耗。板式过滤器因可重复使用、寿命长、废料少等特点,相较于一次性过滤系统更具环保优势。部分厂商已推出“绿色滤芯再生服务”,通过专业清洗与再验证,延长使用寿命达3–5倍。


七、法规合规与行业标准

7.1 国内外相关法规要求

法规名称 发布机构 关键条款摘要
《中国药典》2020年版 四部 国家药典委员会 规定除菌过滤应能截留S. aureus(ATCC 6538)等标准菌株
GMP附录1:无菌药品 NMPA 强调密闭系统优先,禁止开放式操作
21 CFR Part 211 FDA 要求过滤工艺经过验证,包括LRV测试
EU GMP Annex 1 (2022修订) EMA 明确提出“closed or isolator-based systems”为首选
ASME BPE-2022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规范生物加工设备的表面光洁度与连接标准

7.2 验证要点

企业在引入板式过滤系统时,必须完成以下关键验证步骤:

  1. 除菌效能验证:采用挑战试验(Brevundimonas diminuta)测定LRV;
  2. 化学兼容性测试:确认滤膜与待过滤液无相互作用;
  3. 吸附试验:评估目标分子(如蛋白、核酸)的损失率;
  4. 颗粒释放测试:检测滤出液中是否存在滤材脱落微粒;
  5. 长期稳定性研究:模拟实际生产周期下的性能衰减。

八、选型建议与实施策略

8.1 选型考虑因素

因素 建议
溶液性质 水溶性选PES,有机溶剂选PTFE,强酸碱选PVDF
粘度 >50 cP时需降低流速或预热
批次规模 小批量可用台式机型,大批量推荐立式多板系统
自动化需求 高频次生产宜配备自动排渣与反冲洗功能
验证支持 优先选择提供完整DQ/IQ/OQ文档的供应商

8.2 推荐主流品牌与型号(截至2024年)

品牌 国别 代表型号 特点
Sartorius 德国 Sartoflow Smart 模块化设计,支持一次性与可重用双模式
Pall 美国 Mustang Q Plate 强阴离子交换板式,适用于病毒清除
Merck Millipore 德国 Pellicon Tangential Flow Filtration Plate 切向流过滤板式系统
乐纯生物 中国 LepuFilter-P系列 国产高端,性价比高,支持本地化服务
东富龙 中国 DFY-BF系列 医药专用,符合ASME BPE标准

九、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压差迅速上升 预过滤不足、悬浮物浓度过高 增加前置过滤级数,稀释料液
滤后液浑浊 滤膜破损、密封失效 执行完整性测试,更换滤芯
流量不稳定 泵供液不均、气阻 安装稳流罐,充分排气
微生物超标 SIP不彻底、接口泄漏 加强灭菌程序验证,检查O型圈
蛋白质吸附严重 滤膜极性不匹配 改用低吸附型PVDF或改性PES膜

十、总结与展望(非结语部分)

随着精准医疗与个性化治疗的发展,无菌生产工艺将持续向更高标准迈进。板式过滤器作为密闭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不仅承担着物理分离的任务,更是实现无菌保障、数据可追溯、绿色制造的重要载体。未来,随着材料科学、智能制造与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融合,板式过滤器将在智能化控制、自适应调节、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迎来新一轮突破,为全球制药工业的安全与效率提供坚实支撑。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Internet, does not represent 【www.textile-fabric.com】 position, reproduced please specify the source.https://www.textile-fabric.com/?p=16895

Author: clsrich

 
TOP
Home
News
Product
Application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