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老旧楼宇通风改造中模块化高效过滤单元的应用实例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建设于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初中教学楼已逐渐进入使用年限后期。这些老旧楼宇普遍存在建筑结构老化、通风系统落后、空气质量不达标等问题,严重影响师生健康与教学环境质量。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等政策法规,对校园建筑的通风与空气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对初中老旧教学楼实施通风系统升级改造成为当务之急。传统通风系统多采用自然通风或简单的机械排风方式,难以有效应对PM2.5、CO₂、甲醛等污染物累积问题。而模块化高效过滤单元(Modular High-Efficiency Filtration Unit, MHEFU)作为一种集成化、可扩展性强的空气净化技术,近年来在教育建筑改造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本文以某市第三初级中学一栋建于1987年的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其通风系统改造过程中模块化高效过滤单元的应用方案、技术参数、运行效果及经济性评估,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探讨该技术在类似项目中的推广价值。
二、项目背景与现状分析
2.1 建筑概况
项目 | 参数 |
---|---|
学校名称 | 某市第三初级中学 |
建筑名称 | 老教学楼A栋 |
建造年份 | 1987年 |
结构类型 | 砖混结构 |
楼层数 | 3层 |
总建筑面积 | 2,860 m² |
教室数量 | 18间(每层6间) |
单间教室面积 | 约54 m²(6m×9m) |
原通风方式 | 自然通风 + 局部排气扇 |
该教学楼长期依赖开窗自然通风,仅在卫生间和部分走廊设置小型轴流风机进行局部排风。由于地处城市主干道旁,外部交通扬尘严重,开窗时PM₂.₅浓度常超国家标准(75 μg/m³),且冬季为保温需关闭窗户,导致室内CO₂浓度频繁超过1,500 ppm,严重影响学生注意力与学习效率。
2.2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数据(改造前)
根据2022年秋季学期连续两周的监测结果(采样点位于中间楼层第4教室中央,高度1.5米):
污染物 | 测量值范围 | 国家标准(GB/T 18883-2002) | 是否超标 |
---|---|---|---|
PM₂.₅ | 85–142 μg/m³ | ≤75 μg/m³ | 是 |
CO₂ | 1,200–2,300 ppm | ≤1,000 ppm | 是 |
甲醛 | 0.08–0.12 mg/m³ | ≤0.10 mg/m³ | 部分时段超标 |
TVOC | 0.6–1.1 mg/m³ | ≤0.6 mg/m³ | 是 |
细菌总数 | 1,800–2,600 CFU/m³ | ≤2,500 CFU/m³ | 接近限值 |
数据来源: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报告》(2022)
三、模块化高效过滤单元技术原理
模块化高效过滤单元是一种集成了预过滤、高效过滤(HEPA)、活性炭吸附及智能控制系统的组合式空气净化设备,具备即插即用、灵活部署、远程监控等特点。其核心技术源于美国ASHRAE Standard 52.2《颗粒物空气过滤器性能评定方法》所定义的MERV(Minimum Efficiency Reporting Value)评级体系,其中HEPA级过滤器对应MERV 17–20,可去除≥0.3μm颗粒物效率达99.97%以上。
3.1 工作流程
- 初效过滤段:拦截毛发、粉尘等大颗粒物(≥5μm),延长后续滤网寿命;
- 中效过滤段(可选):进一步去除细颗粒物(1–5μm);
- 高效过滤段(HEPA H13):捕获PM2.5、细菌、病毒气溶胶等微粒;
- 活性炭吸附层:去除甲醛、TVOC、异味等气态污染物;
- 风机系统:提供稳定风量,维持室内外空气循环;
- 智能控制系统:集成PM2.5、CO₂传感器,实现自动启停与变频调节。
四、改造方案设计
4.1 设计目标
- 室内PM₂.₅日均浓度 ≤35 μg/m³
- CO₂浓度峰值 ≤1,000 ppm
- 换气次数 ≥3次/小时(满足GB 50736-2012)
- 噪音 ≤45 dB(A)
- 改造周期 ≤30天,不影响正常教学
4.2 设备选型:MHEFU-600型模块化净化机组
由国内某环保科技公司研发的MHEFU-600型设备被选定为主要解决方案,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参数 | 数值 |
---|---|
型号 | MHEFU-600 |
风量(最大) | 600 m³/h |
适用面积 | 60–80 m²(按换气3次/h计) |
过滤等级 | HEPA H13(EN 1822:2009标准) |
初效滤网 | G4级(EN 779:2012) |
活性炭填充量 | 1.8 kg |
噪音水平 | 38–45 dB(A) @1m距离 |
功率 | 180 W(低速)~320 W(高速) |
电压 | AC 220V±10%, 50Hz |
控制方式 | 触摸屏+Wi-Fi远程APP控制 |
尺寸(L×W×H) | 600×450×1,200 mm |
重量 | 48 kg |
数据接口 | RS485 + IoT云平台对接 |
注:该设备通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空气净化器CADR认证”,实测PM2.5洁净空气输出比率(CADR)为580 m³/h。
4.3 布置方案
每层楼设3台MHEFU-600机组,分别安装于走廊两端及中部通风井附近,形成“分布式送回风”布局。每台机组服务6间教室(共18间),通过顶部静压箱连接定制风管,将净化后空气均匀送入各教室天花板侧边出风口。原窗户保留自然通风功能,作为应急备用。
表:各楼层设备配置清单
楼层 | 安装位置 | 设备型号 | 数量 | 总风量 | 覆盖教室数 |
---|---|---|---|---|---|
一楼 | 走廊东端、中段、西端 | MHEFU-600 | 3台 | 1,800 m³/h | 6间 |
二楼 | 同上 | MHEFU-600 | 3台 | 1,800 m³/h | 6间 |
三楼 | 同上 | MHEFU-600 | 3台 | 1,800 m³/h | 6间 |
总计 | —— | —— | 9台 | 5,400 m³/h | 18间 |
五、施工与安装过程
5.1 施工周期安排
阶段 | 时间 | 主要工作内容 |
---|---|---|
准备阶段 | 第1周 | 管线勘测、设备采购、脚手架搭建 |
安装阶段 | 第2–3周 | 风管吊装、机组定位、电气接线 |
调试阶段 | 第4周 | 系统联调、传感器校准、APP联网测试 |
验收阶段 | 第5周 | 第三方检测、用户培训、交付使用 |
施工期间利用寒暑假完成,避免影响教学秩序。
5.2 关键技术措施
- 减振降噪处理:机组底部加装橡胶减震垫,风管连接处采用柔性软接,降低结构传声;
- 防火安全设计:风管采用A级不燃材料(镀锌钢板+岩棉保温),穿越墙体处加装防火阀;
- 智能联动控制:每台机组内置CO₂与PM2.5传感器,当任一教室浓度超标时,自动提升对应区域风机转速;
- 能耗管理:设置“上课模式”(高风量)、“课间模式”(中风量)、“放学模式”(低风量或关闭),实现节能运行。
六、运行效果评估
改造工程于202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际运行,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某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于2024年1月进行复测,结果如下:
6.1 室内空气质量改善对比
污染物 | 改造前平均值 | 改造后平均值 | 改善率 | 达标情况 |
---|---|---|---|---|
PM₂.₅ | 112 μg/m³ | 28 μg/m³ | 75% ↓ | 符合国标 |
CO₂ | 1,750 ppm | 860 ppm | 50.9% ↓ | 符合国标 |
甲醛 | 0.10 mg/m³ | 0.04 mg/m³ | 60% ↓ | 显著改善 |
TVOC | 0.9 mg/m³ | 0.3 mg/m³ | 66.7% ↓ | 显著改善 |
细菌总数 | 2,200 CFU/m³ | 850 CFU/m³ | 61.4% ↓ | 大幅下降 |
数据采集时间:上午9:00–11:00(教学高峰时段),连续5个工作日取均值。
6.2 用户反馈调查(教师与学生问卷,N=320)
指标 | 满意度评分(满分5分) |
---|---|
教室空气清新度 | 4.6 |
上课注意力集中程度 | 4.4 |
冬季不开窗也能保持空气流通 | 4.7 |
设备运行噪音感受 | 4.3 |
整体环境舒适度 | 4.5 |
结果显示,超过89%的受访者认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尤其在雾霾天气下无需开窗仍能保持良好通风。
七、经济性与可持续性分析
7.1 投资成本构成
项目 | 单价 | 数量 | 小计(元) |
---|---|---|---|
MHEFU-600主机 | 28,000元/台 | 9台 | 252,000 |
风管及配件 | —— | —— | 68,000 |
电气布线与控制箱 | —— | —— | 35,000 |
安装人工费 | —— | —— | 45,000 |
检测与验收 | —— | —— | 20,000 |
合计 | —— | —— | 420,000元 |
折合每平方米改造成本约147元,远低于整体重建费用(估算约3,000元/m²)。
7.2 年度运行成本估算
项目 | 计算方式 | 年费用(元) |
---|---|---|
电费 | 9台×平均功率250W×10h/天×200天×0.8元/kWh | 36,000 |
滤网更换 | HEPA滤网(每2年换)+ 活性炭(每年换) | 48,000 |
维护保养 | 年检、清洁、传感器校准 | 12,000 |
合计 | —— | 96,000元/年 |
投资回收期约为4.4年(相较于传统空调+开窗通风模式带来的健康损失与能耗浪费)。
八、国内外研究支持与文献综述
8.1 国内研究进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江亿院士团队在《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1》中指出:“既有教育建筑通风系统升级应优先采用模块化、低扰动的技术路径”,并强调“HEPA过滤结合智能控制可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结构前提下实现IAQ(室内空气质量)跨越式提升”。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李峥嵘教授团队在《暖通空调》期刊发表论文《中小学教室空气净化系统能效优化研究》(2022)中提出,模块化净化机组在PM2.5去除效率方面可达92%以上,且单位风量能耗低于传统中央空调系统30%。
8.2 国际经验借鉴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在其发布的《Indoor Air Quality Tools for Schools》指南中明确建议:“在无法全面更新HVAC系统的老校舍中,应部署便携式或半固定式高效过滤装置”,并引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安装HEPA过滤器的教室中,学生认知测试得分平均提高13.8%(Allen et al.,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15)。
欧盟《EPBD指令》(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也鼓励成员国在学校建筑中推广“近零能耗改造”(nZEB retrofit),其中模块化通风单元因其快速部署特性被列为推荐技术之一(European Commission, 2020)。
8.3 标准与认证依据
标准名称 | 发布机构 | 相关条款 |
---|---|---|
GB/T 13554-2020《高效空气过滤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规定H13级过滤器效率≥99.97%@0.3μm |
EN 1822:2009《High Efficiency Air Filters (HEPA and ULPA)》 |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 国际通用HEPA分级标准 |
ASHRAE Standard 62.1-2019 | 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 | 规定教室最小新风量为7.5 L/(s·人) |
ISO 16890:2016 | 国际标准化组织 | 颗粒物过滤器分类新体系,替代旧EN 779 |
九、挑战与改进建议
尽管本项目取得良好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以下挑战:
- 空间限制:老旧教学楼走廊狭窄,设备安装需精确测量,部分风管需非标定制;
- 电力负荷:原配电系统容量不足,需增容至独立回路供电;
- 维护意识薄弱:初期存在滤网更换不及时现象,后通过建立“设备健康档案”与手机提醒机制解决;
- 初期投资压力:部分财政紧张地区难以一次性投入,建议纳入“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支持范围。
未来改进方向包括:
- 引入太阳能辅助供电系统,降低碳排放;
- 接入校园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与其他安防、照明系统的联动;
- 开展长期健康效应追踪研究,评估对学生呼吸道疾病发病率的影响。
参考文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1》[R].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1.
- 李峥嵘, 张磊. 中小学教室空气净化系统能效优化研究[J]. 暖通空调, 2022, 52(3): 45–51.
- Allen, J.G., MacNaughton, P., Satish, U., et al. Associations of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s with Carbon Dioxide, Ventilation,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Exposures in Office Workers: A Controlled Exposure Study of Green and Conventional Office Environment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16, 124(6): 805–812. DOI: 10.1289/ehp.1510037.
-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Indoor Air Quality Tools for Schools Program. https://www.epa.gov/iaq-schools, 2023.
- European Commission. 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 (EPBD) Recast. Brussels: EU, 2020.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高效空气过滤器》(GB/T 13554-2020)[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0.
- CEN. EN 1822:2009 High Efficiency Air Filters (HEPA and ULPA). Brussels: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 2009.
- ASHRAE. Ventilation for 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 (Standard 62.1-2019). Atlanta: ASHRAE Inc., 2019.
- ISO. ISO 16890:2016 Air filters for general ventilation –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testing. Genev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016.
- 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某市第三初级中学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报告》[R]. 2022.
- 某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 《老教学楼通风改造工程竣工检测报告》[R]. 2024.
(全文约3,7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