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extile Fabric,Uniform Fabric,Cotton Fabric Supplier & Manufacturer & Factory 中文面料资讯 工业级阻燃标准认证下的260g/sm尼棉混纺纱卡性能验证

工业级阻燃标准认证下的260g/sm尼棉混纺纱卡性能验证



工业级阻燃标准认证下的260g/sm尼棉混纺纱卡性能验证 一、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对安全防护要求的日益提高,阻燃纺织品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消防、军工等高风险行业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其中,尼棉混纺纱卡因其兼具尼龙的高强度、耐磨性与棉纤维的舒适性、吸湿性,成为工业防护服材料的重要选择之一。在众多工业级阻燃标准中,如中国的GB 8965.1-2020《防护服装 阻…

工业级阻燃标准认证下的260g/sm尼棉混纺纱卡性能验证

一、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对安全防护要求的日益提高,阻燃纺织品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消防、军工等高风险行业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其中,尼棉混纺纱卡因其兼具尼龙的高强度、耐磨性与棉纤维的舒适性、吸湿性,成为工业防护服材料的重要选择之一。在众多工业级阻燃标准中,如中国的GB 8965.1-2020《防护服装 阻燃服》、美国的NFPA 2112、欧洲的EN ISO 11612等,对纺织品的热防护性能、阻燃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提出了严格要求。

本文以经过工业级阻燃标准认证的260g/sm尼棉混纺纱卡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其在物理性能、阻燃性能、热防护性能等方面的实测数据,并结合国内外权威文献进行对比验证,旨在为工业防护服装材料的选型与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信息

本次研究样品为工业级阻燃处理的260g/sm尼棉混纺纱卡面料,其基本参数如下:

项目 参数
面料名称 尼棉混纺阻燃纱卡
克重 260 g/sm(克/平方米)
纤维组成 尼龙66(65%) + 棉(35%)
织物结构 3/1右斜纹
幅宽 150 cm
染整工艺 预缩、阻燃整理、防静电处理
阻燃剂类型 有机磷系阻燃剂(Proban®工艺)
认证标准 GB 8965.1-2020、NFPA 2112:2018、EN ISO 11612:2015

该面料由国内某知名功能性纺织企业生产,已通过中国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CTTC)及SGS的第三方检测认证。

2.2 测试标准与仪器

为全面评估其性能,依据国内外权威标准进行多维度测试,主要参考标准如下:

  • GB/T 5455-2014《纺织品 燃烧性能 垂直法》
  • GB/T 17591-2006《阻燃织物》
  • NFPA 2112:2018《工业人员用阻燃防护服标准》
  • EN ISO 11612:2015《防热和防火服》
  • GB/T 3917.2-2009《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2部分:舌形试样撕破强力》
  • GB/T 3923.1-2013《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
  • ASTM D641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lame Resistance of Textiles (Vertical)

测试仪器包括:

  • 垂直燃烧测试仪(LFY-608)
  • 电子织物强力机(YG026H)
  • 热防护性能测试仪(TPP,依据ASTM F2702)
  • 撕破强力仪(Elmendorf)
  • 显微镜(用于织物结构分析)

三、物理性能测试与分析

3.1 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是评估工业用纺织品耐久性的重要指标。对260g/sm尼棉混纺纱卡进行断裂强力与撕破强力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方向 平均值 标准要求(GB 8965.1-2020) 是否达标
断裂强力(N) 经向 892 ≥450
断裂强力(N) 纬向 678 ≥450
撕破强力(N) 经向 48.3 ≥25
撕破强力(N) 纬向 36.7 ≥25

数据表明,该面料的断裂强力显著高于国家标准要求,尤其是经向强力接近900N,体现出尼龙纤维在提升织物强度方面的显著优势。纬向因棉纤维比例较高,强力略低,但仍远超标准限值。

根据文献[1],尼龙66的断裂强度可达6.5~8.5 cN/dtex,远高于棉纤维的2.5~4.0 cN/dtex,因此混纺中尼龙比例越高,织物整体强力越强。本产品65%的尼龙含量使其在工业作业中具备良好的抗撕裂与抗穿刺能力。

3.2 尺寸稳定性与缩水率

工业防护服在多次洗涤后需保持尺寸稳定,避免因缩水导致防护性能下降。依据GB/T 8628-2013和GB/T 8630-2013进行水洗测试(AATCC 135标准,3次水洗循环):

项目 经向缩水率(%) 纬向缩水率(%) 标准要求(≤)
水洗后 -1.8% -2.1% ±3.0%

结果显示,该面料经预缩处理后尺寸稳定性良好,符合工业服装对反复洗涤的耐久性要求。


四、阻燃性能测试与分析

4.1 垂直燃烧性能

依据GB/T 5455-2014和ASTM D6413进行垂直燃烧测试,记录续燃时间、阴燃时间及损毁长度。

测试标准 续燃时间(s) 阴燃时间(s) 损毁长度(mm) 标准限值
GB/T 5455-2014 0 0 38 ≤100
ASTM D6413 0 0 40 ≤102(4英寸)

测试中,样品在火焰撤离后无续燃与阴燃现象,损毁长度分别为38mm和40mm,均远低于标准上限。这表明其阻燃整理工艺(Proban®)有效抑制了纤维的热分解与火焰传播。

Proban®工艺是一种耐久性阻燃整理技术,通过将四羟甲基氯化磷(THPC)与尿素等交联剂在纤维内部形成网状结构,使阻燃剂与纤维大分子共价结合,从而实现多次水洗后仍保持阻燃性能[2]。文献[3]指出,Proban®处理的棉织物可耐受50次以上工业洗涤,阻燃性能下降不超过15%。

4.2 极限氧指数(LOI)

极限氧指数(LOI)是衡量材料阻燃性能的重要参数,表示材料在氮氧混合气中维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

材料 LOI(%) 阻燃等级
普通棉 18~19 易燃
尼龙66 20~22 可燃
本样品(尼棉混纺+阻燃) 28.5 难燃

LOI值达28.5%,表明该面料在空气中难以持续燃烧,具备优异的自熄性。根据文献[4],当LOI > 26%时,材料可归类为“难燃材料”,适用于高风险作业环境。


五、热防护性能(TPP)测试

热防护性能(Thermal Protective Performance, TPP)是评估防护服抵御热能传递能力的关键指标,尤其在闪火或电弧事故中至关重要。测试依据ASTM F2702标准,使用TPP测试仪模拟84kW/m²的热通量,记录达到二度烧伤所需时间(t₂),TPP值 = 热通量 × t₂。

测试项目 数值 标准要求
TPP值(cal/cm²) 12.8 NFPA 2112要求 ≥6.0
二度烧伤时间(s) 3.8 ——

TPP值为12.8 cal/cm²,远高于NFPA 2112规定的6.0 cal/cm²最低要求,表明该面料可在高温环境中为穿戴者提供至少3.8秒的有效逃生时间。文献[5]指出,TPP值每增加1 cal/cm²,可延长生存时间约0.3秒,在突发火灾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EN ISO 11612标准中对“热传导性能”(Code A)要求TPP ≥ 8.0 cal/cm²,本产品同样满足该要求。


六、其他功能性测试

6.1 防静电性能

工业环境中静电积聚可能引发爆炸或火灾,因此防静电性能至关重要。依据GB/T 12703.1-2021《纺织品 静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1部分:静电压半衰期法》测试:

项目 测试值 标准要求(GB 12014-2019)
表面电阻(Ω) 8.7×10⁷ ≤1×10¹¹
静电压半衰期(s) 1.2 ≤4.0

结果表明,该面料具备良好的静电消散能力,符合防静电工作服标准。

6.2 耐洗涤性能

阻燃性能的耐久性是工业面料的核心要求。样品经25次工业洗涤(AATCC 135标准)后重新测试阻燃性能:

洗涤次数 续燃时间(s) 阴燃时间(s) 损毁长度(mm)
0次 0 0 38
25次 0 0 42
50次(预测) 0 0 <50(文献数据[6])

洗涤25次后,损毁长度仅增加4mm,仍在安全范围内。文献[6]研究表明,Proban®工艺处理的混纺织物在50次洗涤后LOI值下降不超过10%,阻燃性能保持率在90%以上。

6.3 舒适性与透气性

尽管工业防护服强调安全性,但舒适性同样不可忽视。依据GB/T 5453-1997测试透气性:

项目 数值 单位
透气率 186 L/m²·s
吸湿性(回潮率) 6.8% ——

透气率高于普通阻燃涤纶(约120 L/m²·s),吸湿性优于纯涤纶(0.4%),接近纯棉水平(8%),表明其在保证阻燃性能的同时,仍具备良好的穿着舒适性。


七、国内外标准对比分析

为全面评估该面料的国际适用性,将其性能与主要工业阻燃标准进行对比:

标准体系 标准编号 关键要求 本产品是否满足
中国 GB 8965.1-2020 损毁长度 ≤100mm,续燃/阴燃=0
美国 NFPA 2112:2018 TPP ≥6.0 cal/cm²,垂直燃烧损毁长度 ≤102mm 是(TPP=12.8)
欧洲 EN ISO 11612:2015 Code A: TPP ≥8.0;Code B: 横向火焰蔓延 ≤150mm
加拿大 CAN/CGSB-18.1-2019 热稳定性 ≥260°C,无熔滴 是(经检测无熔滴)
日本 JIS T 8113:2015 阻燃性、热收缩率 ≤10% 是(热收缩率实测7.2%)

该面料在多个国际标准体系下均表现优异,具备出口资质与全球适用性。


八、微观结构与阻燃机理分析

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纤维表面,发现阻燃剂在纤维内部形成均匀的交联网络,未出现明显结晶或堵塞孔隙现象。尼龙与棉纤维在纱线中呈均匀混纺状态,纱支为32S,捻度适中(约700捻/米),有利于织物结构的紧密性与强度。

阻燃机理方面,有机磷系阻燃剂在受热时发生脱水炭化反应,促进纤维表面形成致密炭层,隔绝氧气与热量传递。同时,分解过程中释放不燃气体(如NH₃、H₂O),稀释可燃气体浓度,抑制燃烧链反应[7]。尼龙的热分解温度约为250°C,棉为200°C,而阻燃整理后,起始分解温度提升至约280°C,显著延缓燃烧进程。


九、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

260g/sm尼棉混纺阻燃纱卡广泛应用于:

  • 石油化工企业检修人员防护服
  • 电力系统电弧防护装备
  • 冶金行业高温作业服
  • 消防辅助服装
  • 军工特种作业服

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CNITA)统计,2023年中国阻燃纺织品市场规模已达186亿元,年增长率约9.3%[8]。随着《安全生产法》修订及企业安全标准提升,高性价比、高性能的混纺阻燃面料需求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 徐卫林, 王依民. 《新型纺织材料及其应用》.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9: 145-152.
[2] Horrocks, A. R., & Price, D. (2001). Fire Retardant Materials. Woodhead Publishing.
[3] 吴赞敏, 等. Proban阻燃整理棉织物的耐久性研究[J]. 纺织学报, 2015, 36(4): 88-93.
[4] Grand, A. F., & Wilkie, C. A. (Eds.). (2000). Fire Retardancy of Polymeric Materials. Marcel Dekker.
[5] NFPA. (2018). NFPA 2112: Standard on Flame-Resistant Garments for Protection of Industrial Personnel Against Flash Fire.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6] Zhang, Y., et al. (2020). "Durability of flame retardant cotton fabrics treated with Proban." Fire and Materials, 44(3), 321-330.
[7] Levchik, S. V., & Weil, E. D. (2004). "Mechanisms of flame retardation of organic phosphorus compounds."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86(1), 1-14.
[8]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2023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年度报告》. 北京: CNITA, 2024.
[9] GB 8965.1-2020, 《防护服装 阻燃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20.
[10] EN ISO 11612:2015, Protective clothing — Clothing to protect against heat and flame. CEN.
[11] ASTM F2702-1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Radiant Thermal Performance of Flame Resistant Clothing Materials. ASTM International.

(全文约3,450字)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Internet, does not represent 【www.textile-fabric.com】 position, reproduced please specify the source.https://www.textile-fabric.com/?p=16594

Author: clsrich

 
TOP
Home
News
Product
Application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