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extile Fabric,Uniform Fabric,Cotton Fabric Supplier & Manufacturer & Factory 中文面料资讯 防泼水处理涤纶面料在雨衣类运动服装中的耐久性测试

防泼水处理涤纶面料在雨衣类运动服装中的耐久性测试



防泼水处理涤纶面料在雨衣类运动服装中的耐久性测试 一、引言 随着户外运动的普及与消费者对功能性服装需求的提升,防泼水处理涤纶面料因其优异的防水性、轻便性、耐磨性和成本效益,已成为雨衣类运动服装中的主流材料之一。防泼水(Water-Repellent)处理技术通过在涤纶纤维表面施加化学涂层或整理剂,使面料具备拒水性能,即水滴在其表面形成珠状并迅速滑落,而不被吸…

防泼水处理涤纶面料在雨衣类运动服装中的耐久性测试

一、引言

随着户外运动的普及与消费者对功能性服装需求的提升,防泼水处理涤纶面料因其优异的防水性、轻便性、耐磨性和成本效益,已成为雨衣类运动服装中的主流材料之一。防泼水(Water-Repellent)处理技术通过在涤纶纤维表面施加化学涂层或整理剂,使面料具备拒水性能,即水滴在其表面形成珠状并迅速滑落,而不被吸收。然而,防泼水功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因洗涤、摩擦、紫外线照射等因素逐渐退化,影响服装的整体防护性能。因此,对防泼水处理涤纶面料进行系统的耐久性测试,对于评估其在雨衣类运动服装中的长期使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防泼水处理涤纶面料在雨衣类运动服装中的应用,系统分析其性能特征、耐久性影响因素、测试方法、国内外研究进展,并结合具体产品参数与实验数据,深入探讨其在实际环境中的表现。


二、防泼水处理涤纶面料的基本特性

2.1 涤纶面料的物理与化学特性

涤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高强度、低吸湿性、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及抗皱性,广泛应用于运动服装领域。其分子结构中不含亲水基团,天然具有一定的疏水性,但不足以实现有效的防泼水功能,因此需通过后整理工艺进行表面改性。

参数 数值/描述
纤维类型 聚酯纤维(PET)
密度 1.38 g/cm³
吸湿率(20℃,65%RH) 0.4%
断裂强度 4.5–7.5 cN/dtex
耐热性 软化点约230–240℃
耐光性 良好,但长期紫外线照射会降解

2.2 防泼水处理技术

防泼水处理主要通过在涤纶表面引入低表面能物质,降低面料与水的接触角,实现水珠滚动效应。常用处理方法包括:

  1. 含氟化合物处理(如C8、C6氟碳树脂):具有优异的防泼水和防油性能,但因环境问题(PFAS污染)逐渐被限制使用(Zhang et al., 2020)。
  2. 无氟防泼水剂(如硅氧烷类、石蜡类):环保性好,但耐久性相对较差。
  3. 纳米涂层技术:通过纳米二氧化硅或氧化锌颗粒构建微结构表面,实现超疏水效果(Liu et al., 2019)。

目前,国际品牌如The North Face、Columbia等已逐步转向C6或无氟环保型防泼水处理,以符合REACH、OEKO-TEX®等环保法规要求。


三、防泼水性能的评价指标

3.1 接触角(Contact Angle)

接触角是衡量材料表面疏水性的重要参数。水滴在材料表面的接触角越大,防泼水性能越强。通常认为:

  • 接触角 < 90°:亲水性
  • 90° < 接触角 < 150°:疏水性
  • 接触角 > 150°:超疏水性

防泼水涤纶面料初始接触角一般在120°–140°之间。

3.2 喷淋测试(Spray Test)

依据AATCC 22-2017《纺织品防泼水性能测定:喷淋法》,通过标准喷头将水喷洒在倾斜45°的试样表面,观察水珠分布情况,评分范围为0–5级:

评级 描述
5 无沾湿,水珠完全滚落
4 轻微沾湿,无渗透
3 明显沾湿,局部渗透
2 大面积沾湿,部分渗透
1 完全湿透

3.3 静水压测试(Hydrostatic Pressure Test)

依据GB/T 4744-2013《纺织品 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静水压法》,测量面料在持续水压下开始渗水时的压力值(单位:cmH₂O)。虽然主要用于防水(Waterproof)面料,但也可辅助评估防泼水层的完整性。


四、耐久性影响因素分析

防泼水性能的退化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4.1 洗涤次数

洗涤过程中机械摩擦、洗涤剂化学作用及高温烘干会破坏防泼水涂层。研究表明,经过20次标准洗涤(AATCC TM135)后,C6氟碳处理涤纶的喷淋评级从5级降至3级(Wang et al., 2021)。

4.2 摩擦与磨损

运动过程中服装与背包、座椅等物体的反复摩擦会磨损表面涂层。马丁代尔耐磨测试(Martindale)显示,经过10,000次摩擦后,防泼水性能下降约30%。

4.3 紫外线照射

长期暴露于阳光下,紫外线会引发聚合物链断裂,导致涂层老化。根据ISO 105-B02标准进行100小时QUV老化试验后,接触角平均下降15°–20°。

4.4 污染与汗液

人体汗液中的盐分、油脂及环境污染物(如灰尘、油污)会堵塞面料微孔或与防泼水剂发生反应,降低其有效性。


五、耐久性测试方法与标准

5.1 国内外主要测试标准对比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适用范围 测试方法
AATCC 22-2017 Textile Water Repellency: Spray Test 美国纺织化学师协会 喷淋法,0–5级评分
ISO 4920:2012 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surface wetting (spray test) 国际标准化组织 与AATCC 22类似
GB/T 4745-2012 纺织品 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滚筒倾斜法 中国国家标准 喷淋法,0–5级
JIS L 1092:2011 Textiles — Test methods for water resistance 日本工业标准 包含喷淋与静水压法

5.2 耐久性测试流程设计

为全面评估防泼水涤纶面料的耐久性,建议采用以下多阶段测试流程:

  1. 初始性能测试:测量未处理面料的喷淋评级、接触角、静水压。
  2. 加速老化处理
    • 洗涤:AATCC TM135,20次标准洗涤(含烘干)。
    • 摩擦:马丁代尔耐磨仪,5,000–20,000次循环。
    • 紫外老化:QUV加速老化箱,UVA-340灯管,100小时。
  3. 重复性能测试:在每次老化处理后重新测定喷淋评级与接触角。
  4. 数据分析:绘制性能衰减曲线,评估不同处理工艺的耐久性差异。

六、典型产品参数与性能对比

以下为市场上常见的防泼水处理涤纶雨衣面料产品参数对比:

产品型号 品牌/供应商 面料成分 克重 (g/m²) 防泼水处理类型 初始喷淋评级 洗涤20次后喷淋评级 静水压 (cmH₂O) 环保认证
DERMIZAX® EV Toray Industries 100% Polyester 120 C6氟碳树脂 5 4 10,000 bluesign®
GORE-TEX® Paclite® W.L. Gore & Associates 100% Polyester 115 ePE膜复合+防泼水处理 5 4.5 28,000 OEKO-TEX®
DryVent® 2L The North Face 100% Recycled Polyester 110 C6无氟处理 5 3.5 10,000 bluesign®, B Corp
Pertex® Shield Pertex Limited 100% Polyester 98 Silicone-based WR 4.5 3 8,000 OEKO-TEX®
自研C6涂层涤纶 某国内纺织企业 100% Polyester 105 C6氟碳树脂 5 3.5 9,500 未认证

数据来源:各品牌官网技术文档及第三方检测报告(2023年)

从表中可见,GORE-TEX®因采用ePTFE膜复合结构,静水压极高,防泼水层耐久性也相对较好。而无氟处理产品(如DryVent®)在环保性上占优,但耐久性略逊于传统C6处理。


七、国内外研究进展

7.1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在防泼水面料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东华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纳米二氧化硅/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的复合涂层,经20次洗涤后喷淋评级仍保持在4级以上(Chen et al., 2022)。浙江理工大学则通过等离子体预处理提升涤纶表面活性,增强防泼水剂的附着力,显著延长了耐久性(Li et al., 2021)。

此外,国家标准GB/T 32619-2016《纺织品 防水透湿性能试验方法》对防泼水与透湿性能的协同评价提供了指导,推动了功能性面料的标准化进程。

7.2 国外研究动态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C State)研究发现,C8氟碳处理虽性能优异,但其降解产物PFOA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性,已被《斯德哥尔摩公约》限制使用(Buck et al., 2011)。因此,欧美市场正加速向C6及无氟替代品转型。

德国Hohenstein研究所提出“防泼水耐久性指数”(WRDI),综合洗涤、摩擦、紫外线等多因素加权评估,为行业提供了更科学的评价体系(Hohenstein, 2020)。

日本Toray公司开发的DERMIZAX®系列面料,采用分子级交联技术,使防泼水剂与涤纶纤维形成共价键,显著提升了耐久性。其最新产品在100次洗涤后仍能保持喷淋评级4级(Toray, 2023)。


八、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8.1 户外运动场景测试

为验证防泼水涤纶面料在真实环境中的表现,某研究机构对10款市售雨衣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实地测试,涵盖徒步、骑行、登山等场景,测试条件如下:

  • 洗涤频率:平均每月2次(家用洗衣机,40℃)
  • 暴露时间:累计降雨时间约40小时
  • 摩擦部位:肩部、肘部、背部(与背包接触区)

测试结果表明:

  • 所有样品初始防泼水性能良好(喷淋评级≥4.5)。
  • 6个月后,C6处理产品平均喷淋评级降至3.2,无氟产品降至2.8。
  • 肩部与背部因摩擦频繁,防泼水性能下降最显著,局部出现水渍渗透现象。
  • 采用膜复合结构(如GORE-TEX®)的产品整体性能保持更优。

8.2 消费者反馈分析

根据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对500条雨衣类商品评价的文本分析,消费者关注点主要集中在:

  • “洗了几次就不防水了”(占比32%)
  • “下雨时袖口会渗水”(25%)
  • “面料轻但容易刮破”(18%)
  • “环保无氟但效果差”(15%)

这反映出当前防泼水面料在耐久性与环保性之间的平衡仍是消费者痛点。


九、提升耐久性的技术路径

9.1 多层复合结构设计

采用“表层防泼水+中间防水膜+内层亲水涂层”的三明治结构,可有效延长整体防护寿命。例如GORE-TEX®的ePTFE膜不仅防水,还能保护外层防泼水涂层免受直接摩擦。

9.2 自修复涂层技术

英国剑桥大学开发了一种基于微胶囊的自修复防泼水涂层,当表面受损时,微胶囊破裂释放修复剂,恢复疏水性能(Zhang & Wang, 2023)。该技术尚处实验室阶段,但前景广阔。

9.3 生物基防泼水剂

利用植物提取物(如松香衍生物)或生物聚合物(如壳聚糖)制备环保型防泼水剂,兼具可降解性与良好性能。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已实现小规模中试(Liu et al., 2023)。


十、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防泼水处理涤纶面料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1. 环保化:全面淘汰C8,推广C6及无氟技术,符合ZDHC(零有害化学品排放)路线图。
  2. 智能化:结合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面料防泼水状态,提醒用户重新处理。
  3. 多功能集成:将防泼水、抗紫外线、抗菌、透气等功能一体化,提升产品附加值。
  4. 标准化与认证体系完善:推动建立统一的耐久性测试标准,如ISO拟议中的“防泼水耐久性测试方法”(ISO/CD 22958)。

参考文献

  1. Zhang, L., Wang, Y., & Li, J. (2020).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fluorinated water repellents in textiles: A review.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56, 120432. https://doi.org/10.1016/j.jclepro.2020.120432
  2. Liu, H., Chen, X., & Zhang, Q. (2019). Superhydrophobic polyester fabrics fabricated by sol-gel process with silica nanoparticle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467-468, 1035–1042.
  3. Wang, F., Li, M., & Zhou, Y. (2021). Durability of C6 fluorocarbon water-repellent finishes on polyester after repeated laundering.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91(5-6), 678–687.
  4. Buck, R. C., et al. (2011). 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in the environment: terminology, classification, and origins.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7(4), 513–541.
  5. Chen, Y., et al. (2022). Durable water-repellent polyester fabric with nano-SiO₂/PDMS coating. Fibers and Polymers, 23(4), 987–995.
  6. Li, W., et al. (2021). Plasma treatment for enhancing durability of water-repellent finishes on polyester.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405, 126543.
  7. Hohenstein Institute. (2020). Development of a Water Repellency Durability Index (WRDI) for functional textiles. Hohenstein Technical Report No. TR-2020-04.
  8. Toray Industries. (2023). DERMIZAX® Product Specification Shee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oray.com
  9. GB/T 4745-2012. 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surface wetting (spray test).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10. AATCC Test Method 22-2017. Water Repellency: Spray Test.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xtile Chemists and Colorists.
  11. ISO 4920:2012. 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surface wetting (spray tes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12. Zhang, R., & Wang, S. (2023). Self-healing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s for textiles: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 10(8), 2202345.
  13. Liu, J., et al. (2023). Bio-based water-repellent agents from rosin for sustainable textile finishing. Green Chemistry, 25(12), 4567–4578.

(全文约3,800字)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Internet, does not represent 【www.textile-fabric.com】 position, reproduced please specify the source.https://www.textile-fabric.com/?p=16530

Author: clsrich

 
TOP
Home
News
Product
Application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