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extile Fabric,Uniform Fabric,Cotton Fabric Supplier & Manufacturer & Factory 中文面料资讯 多功能Sorona涤纶面料:吸湿排汗与抗UV性能集成技术

多功能Sorona涤纶面料:吸湿排汗与抗UV性能集成技术



多功能Sorona涤纶面料:吸湿排汗与抗UV性能集成技术 一、引言 随着现代纺织科技的不断进步,功能性纺织品在运动服装、户外装备、日常服饰及医疗防护等领域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中,Sorona® 作为一种由杜邦公司(DuPont)开发的生物基聚酯纤维,因其优异的弹性、柔软性、环保特性及可加工性,近年来在高端功能性面料中备受关注。在此基础上,将Sorona…

多功能Sorona涤纶面料:吸湿排汗与抗UV性能集成技术


一、引言

随着现代纺织科技的不断进步,功能性纺织品在运动服装、户外装备、日常服饰及医疗防护等领域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其中,Sorona® 作为一种由杜邦公司(DuPont)开发的生物基聚酯纤维,因其优异的弹性、柔软性、环保特性及可加工性,近年来在高端功能性面料中备受关注。在此基础上,将Sorona涤纶与吸湿排汗抗紫外线(UV)性能集成,形成多功能复合面料,已成为纺织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文系统介绍多功能Sorona涤纶面料的技术原理、结构设计、性能参数、应用领域,并结合国内外权威文献与实验数据,深入探讨其在吸湿排汗与抗紫外线双重功能集成方面的技术路径与实际效果。


二、Sorona涤纶纤维的基本特性

Sorona® 是一种部分生物基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其单体之一——1,3-丙二醇(PDO),由可再生资源(如玉米淀粉)通过生物发酵法制备,生物基含量可达37%以上(DuPont, 2020)。相比传统聚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Sorona具有更优异的回弹性、染色性能和柔软手感。

2.1 Sorona纤维的核心优势

特性 参数/描述 说明
生物基含量 ≥37% 来源于可再生玉米资源,降低碳足迹
回弹性 优于PET,接近尼龙 适合高弹运动服装
染色温度 低于PET(约100–110℃) 节能,减少热损伤
手感 柔软、滑爽 接近天然纤维
耐磨性 适合频繁摩擦使用场景
可回收性 可化学回收 支持循环经济

资料来源: DuPont Sorona® Technical Data Sheet (2023)

Sorona纤维的分子结构中,1,3-丙二醇单元赋予其“弹簧状”分子链,从而在拉伸后能迅速恢复原状,这种特性使其在运动服、内衣、泳装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三、吸湿排汗功能的实现机制

吸湿排汗(Moisture-Wicking)是指面料能将皮肤表面的汗液迅速吸收并扩散至外层蒸发,从而保持穿着者干爽舒适。这一功能在高温、高湿或剧烈运动环境中尤为重要。

3.1 吸湿排汗的技术路径

多功能Sorona涤纶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吸湿排汗:

  1. 异形截面纤维设计:采用十字形、Y形或中空结构,增加纤维表面积,形成毛细效应,促进水分沿纤维表面迁移。
  2. 亲水改性处理:在Sorona聚合过程中引入亲水性单体(如聚乙二醇PEG),或通过表面接枝改性,提高纤维对水分子的亲和力。
  3. 双层面料结构:内层为亲水改性Sorona,外层为疏水标准涤纶,形成“内吸外排”的梯度结构。

3.2 吸湿排汗性能测试标准与数据

测试项目 测试标准 Sorona多功能面料实测值 对比PET普通涤纶
水分蒸发速率(g/m²·h) ASTM E96 1250 820
芯吸高度(mm/30min) AATCC 197 110(垂直) 45
湿阻(m²·Pa/W) ISO 11092 0.085 0.132
接触瞬间凉感(Q-max, W/cm²) ASTM F1894 0.28 0.19

数据来源: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功能性纺织品检测报告》(2022)

研究显示,经过亲水改性的Sorona纤维其吸湿速率达到天然棉的80%以上,同时干燥速度比棉快3倍(Zhang et al., 2021)。


四、抗紫外线(UV)功能的集成技术

紫外线(UV)辐射,特别是UVA(320–400 nm)和UVB(280–320 nm),长期暴露可导致皮肤晒伤、老化甚至皮肤癌。因此,开发具有高紫外线防护系数(UPF)的纺织品具有重要健康意义。

4.1 抗UV技术路径

Sorona涤纶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抗紫外线功能:

  1. 添加紫外线吸收剂(UVA):在纺丝过程中加入纳米TiO₂、ZnO或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如苯并三唑类)。
  2. 纤维结构致密化:通过高密度编织或加捻工艺减少光线透过率。
  3. 后整理涂层:使用含抗UV助剂的涂层或浸轧工艺进行表面处理。

其中,原位掺杂纳米氧化物是目前最主流且耐久性最高的方法。

4.2 抗UV性能参数对比

面料类型 UPF值 UVA透过率(%) UVB透过率(%) 耐洗性(50次水洗后UPF保持率)
普通涤纶 15–20 8.5% 6.2% 60%
普通棉布 5–10 15.3% 12.1% 40%
Sorona+TiO₂(3%) 50+ 1.2% 0.8% 92%
Sorona+ZnO(2.5%) 50+ 1.0% 0.7% 94%

数据来源: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ot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 Vol.32(4), pp.567–580

根据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AS/NZS 4399:2017,UPF 50+表示紫外线防护极佳,可阻挡97.5%以上的紫外线辐射。


五、多功能集成技术:吸湿排汗与抗UV协同优化

将吸湿排汗与抗UV功能集成于同一Sorona涤纶面料中,需解决功能之间的潜在冲突。例如,亲水改性可能降低纤维的耐候性,而纳米颗粒的添加可能影响纤维的柔软度。

5.1 协同设计策略

  1. 分层结构设计

    • 内层:亲水改性Sorona,负责吸湿导湿;
    • 外层:含纳米TiO₂/ZnO的Sorona,提供抗UV保护;
    • 中间层:可选透气膜或微孔结构,增强整体防护与透气平衡。
  2. 多功能母粒共混纺丝
    采用“三元共混”技术,将亲水剂、抗UV剂与Sorona切片共混,通过熔融纺丝一次性制备多功能纤维。

  3. 表面等离子体处理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对纤维表面进行活化,提升亲水性与纳米颗粒附着力,避免传统涂层易脱落问题(Wang et al., 2019)。

5.2 集成功能面料性能综合表

性能指标 测试方法 实测值 说明
UPF值 AS/NZS 4399 50+ 极佳紫外线防护
芯吸高度(经向) AATCC 197 108 mm 优秀导湿能力
水分蒸发速率 ISO 11092 1280 g/m²·h 快速干燥
柔软度(KES-FB) KES弯曲刚度 0.18 gf·cm²/cm 接近棉感
耐摩擦色牢度 AATCC 8 4–5级 高色牢度
抗起球性 ISO 12945 4级 良好抗起球
生物基含量 ASTM D6866 37% 环保可持续

测试单位: 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2023年度报告

实验表明,采用TiO₂/PEG双功能母粒的Sorona纤维在保持高UPF的同时,芯吸高度提升至普通Sorona的2.3倍(Li et al., 2022)。


六、国内外研究进展与文献综述

6.1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在功能性纺织品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机构在Sorona改性及多功能集成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 东华大学张瑞萍团队(2021)通过原位聚合将聚乙二醇接枝到Sorona分子链上,显著提升其亲水性,接触角由98°降至42°。
  • 浙江理工大学王立团队(2020)开发了“Sorona/TiO₂核壳纤维”,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实现纳米颗粒均匀分布,UPF值达62,且不影响透气性。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功能性纤维发展白皮书》指出,生物基功能纤维市场规模年增长率达18.7%,Sorona类材料占比逐年上升。

6.2 国际研究动态

  • 美国杜邦公司(DuPont, 2022)在其最新Sorona Pro系列中引入“CoolMax EcoMade + Sorona”混纺技术,实现吸湿、排汗、抗UV与环保四重功能。
  • 日本帝人(Teijin) 开发了类似PTT结构的“EcoCear”纤维,采用玉米PDO与回收PET共聚,兼具功能与可持续性(Teijin Report, 2021)。
  • 欧洲Textile-UV项目组(2019)对12种抗UV面料进行长期户外暴露测试,结果显示含纳米ZnO的Sorona面料在500小时QUV老化后UPF保持率仍达89%。

文献引用:

  • Zhang, R., et al. (2021). "Hydrophilic modification of Sorona fiber via PEG grafting for moisture management."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91(15-16), 1789–1801.
  • Wang, L., et al. (2019). "Plasma-assisted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TT fibers for enhanced wettability and UV resistance."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372, 234–241.
  • Li, Y., et al. (2022). "Development of multifunctional Sorona composite fibers with TiO₂ and PEG for sportswear applications." Fibers and Polymers, 23(4), 765–773.
  • DuPont. (2022). Sorona® Performance Fiber: Sustainability and Innovation Report. Wilmington, DE.
  • Teijin Limited. (2021). EcoCear™ Bio-based Polyester Fiber Technical Brochure.

七、生产工艺与流程

多功能Sorona涤纶面料的生产涉及从聚合、纺丝到织造、后整理的完整产业链。

7.1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

工序 工艺内容 关键参数
原料准备 Sorona切片 + 功能母粒(PEG/TiO₂) 母粒添加量:2–5%
熔融纺丝 螺杆挤出,温度260–280℃ 纺丝速度:1200–1800 m/min
牵伸定型 多级热辊牵伸,温度80–110℃ 牵伸倍数:2.8–3.2
织造 采用纬编或经编针织,组织为双面结构 密度:18–22针/英寸
后整理 等离子处理 + 亲水柔软整理 处理功率:100–150 W
功能检测 UPF、芯吸、透气性、色牢度测试 按ISO/AATCC标准

7.2 环保与可持续性评估

指标 Sorona多功能面料 传统涤纶
碳排放(kg CO₂/kg纤维) 3.2 5.8
能源消耗(MJ/kg) 68 105
可生物降解性(工业堆肥) 部分降解(37%) 不可降解
水足迹(L/kg) 85 140

数据来源: Higg Materials Sustainability Index (Higg MSI), 2023

Sorona的生物基原料显著降低了全生命周期的环境负荷,符合欧盟《绿色新政》与中国的“双碳”目标。


八、应用领域与市场前景

多功能Sorona涤纶面料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8.1 应用场景

应用领域 典型产品 功能需求
运动服装 跑步服、健身衣 吸湿排汗、高弹性、抗UV
户外服饰 登山服、防晒衣 抗UV、轻质、透气
内衣与家居服 女士内衣、睡衣 柔软、亲肤、快干
儿童服装 童装、校服 安全、抗UV、易护理
医疗防护 医用隔离服、康复服 透气、抗菌(可附加)、低致敏

8.2 市场数据与趋势

  •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2023)报告,全球功能性运动服装市场预计2030年达56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7.3%。
  • 中国功能性纤维消费量在2022年已达850万吨,其中生物基纤维占比提升至12.5%(中国化纤协会,2023)。
  • 品牌应用案例:
    • Lululemon:在其“Swiftly Tech”系列中采用Sorona混纺面料,强调环保与性能。
    • 迪卡侬(Decathlon):在QUECHUA户外系列中推广含Sorona的防晒衣。
    • 安踏(Anta):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呼吸防紫外线”运动服。

九、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尽管多功能Sorona涤纶面料优势显著,但仍面临以下挑战:

  1. 成本较高:生物基PDO生产成本高于石油基原料,导致Sorona价格约为普通涤纶的1.8–2.2倍。
  2. 功能耐久性:部分亲水整理剂在多次洗涤后性能下降,需开发更稳定的共价接枝技术。
  3. 染色均匀性:改性纤维可能存在染色差异,需优化染色工艺参数。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 开发全生物基Sorona(PDO与TPA均来自可再生资源);
  • 引入智能响应功能,如温敏变色、pH响应释放香氛;
  • 结合数字纺织技术,实现个性化功能定制。

参考文献

  1. DuPont. (2023). Sorona® Polymer and Fiber Technical Guide. DuPont Performance Materials.
  2. Zhang, R., Li, H., & Chen, J. (2021). Hydrophilic modification of Sorona fiber via PEG grafting for moisture management.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91(15-16), 1789–1801. https://doi.org/10.1177/0040517520983456
  3. Wang, L., Liu, Y., & Zhao, G. (2019). Plasma-assisted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TT fibers for enhanced wettability and UV resistance.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372, 234–241. https://doi.org/10.1016/j.surfcoat.2019.05.032
  4. Li, Y., Xu, M., & Tang, R. (2022). Development of multifunctional Sorona composite fibers with TiO₂ and PEG for sportswear applications. Fibers and Polymers, 23(4), 765–773. https://doi.org/10.1007/s12221-022-4321-8
  5. AS/NZS 4399:2017. Sun protective clothing – 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Australia.
  6. ASTM E96/E96M-21.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of Materials.
  7. AATCC Test Method 197-2015. Vertical Wicking of Textiles.
  8. ISO 11092:2014. Clothing — Physiological effects — Measurement of thermal and water-vapour resistance under steady-state conditions (sweating guarded-hotplate test).
  9.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2023). 《中国功能性纤维发展白皮书》.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0. Higg MSI. (2023). Materials Sustainability Index. Sustainable Apparel Coalition.
  11. Grand View Research. (2023). Activewear Market Size, Share & Trends Analysis Report.
  12. 中国化纤协会. (2023). 《2022年中国化纤行业运行分析》. 北京.
  13. Teijin Limited. (2021). EcoCear™ Bio-based Polyester Fiber. https://www.teijin.com
  14. 百度百科. (2023). “Sorona”词条. https://baike.baidu.com/item/Sorona

(全文约3,680字)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Internet, does not represent 【www.textile-fabric.com】 position, reproduced please specify the source.https://www.textile-fabric.com/?p=16520

Author: clsrich

 
TOP
Home
News
Product
Application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