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剂FR-50在全棉斜纹面料上的应用工艺探讨



阻燃剂FR-50在全棉斜纹面料上的应用工艺探讨 一、引言 随着社会对公共安全和个体防护意识的日益增强,阻燃纺织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广泛应用于消防服、军用装备、工业防护服、交通运输内饰材料以及家用纺织品等领域。天然纤维如棉纤维因其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舒适性,在服装和家居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棉纤维属于易燃材料,极限氧指数(LOI)仅为18%左右,遇火极易…

阻燃剂FR-50在全棉斜纹面料上的应用工艺探讨

一、引言

随着社会对公共安全和个体防护意识的日益增强,阻燃纺织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广泛应用于消防服、军用装备、工业防护服、交通运输内饰材料以及家用纺织品等领域。天然纤维如棉纤维因其良好的吸湿性、透气性和舒适性,在服装和家居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棉纤维属于易燃材料,极限氧指数(LOI)仅为18%左右,遇火极易燃烧并产生大量烟雾,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因此,对棉织物进行有效的阻燃处理已成为纺织功能整理的重要研究方向。

阻燃剂FR-50是一种新型环保型磷氮系协同阻燃剂,具有高效、低毒、耐洗性好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天然纤维尤其是棉织物的阻燃整理。本文系统探讨阻燃剂FR-50在全棉斜纹面料上的应用工艺,分析其作用机理、工艺参数优化、性能测试方法及实际应用效果,旨在为阻燃棉织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阻燃剂FR-50概述

2.1 基本性质与化学结构

阻燃剂FR-50是一种以含磷、含氮有机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性阻燃剂,通常由磷酸酯类化合物与三聚氰胺衍生物复合而成。其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P-O-C键和N-H键,能够在高温下发生脱水、成炭和释放不燃气体等多种阻燃机制,实现气相与凝聚相双重阻燃效应。

参数名称 数值/描述
外观 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pH值(1%水溶液) 5.5~6.5
固含量 ≥30%
密度(20℃) 1.12~1.18 g/cm³
水溶性 完全可溶于水
离子性 非离子型
存储稳定性 室温避光保存,保质期12个月
环保性能 不含卤素、甲醛,符合OEKO-TEX®标准

资料来源:某知名化工企业技术手册(2023年版)

2.2 阻燃机理

根据Kandola等人(Kandola et al.,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2018)的研究,FR-50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凝聚相阻燃:在受热过程中,FR-50中的磷酸酯组分首先分解生成磷酸或多聚磷酸,催化纤维素脱水碳化,形成致密的炭层,隔绝热量和氧气向内部传递。
  2. 气相阻燃:氮组分(如三聚氰胺)在高温下释放NH₃、N₂等不可燃气体,稀释可燃性气体浓度,抑制火焰蔓延。
  3. 协同效应:磷与氮元素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作用(P-N Synergy),可显著提高阻燃效率,降低添加量,减少对织物物理性能的影响。

该机理已被Zhang等(Zhang et al.,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20)通过热重-红外联用(TG-FTIR)实验证实,在棉织物热解过程中检测到大量H₂O、CO₂和NH₃释放,表明其具备典型的磷氮协效特征。


三、全棉斜纹面料特性分析

3.1 织物基本参数

全棉斜纹面料是以100%棉纱为原料,采用二上一下或三上一下斜纹组织织造而成,具有明显的对角线纹理,手感柔软,耐磨性优于平纹织物。其典型参数如下表所示:

项目 参数值
纱支 21S×21S 或 32S×32S
密度(经×纬) 130×70 根/英寸 或 140×80 根/英寸
克重 180~220 g/m²
幅宽 150 cm ± 2 cm
组织结构 2/1 斜纹或 3/1 斜纹
吸湿性 ≥95%
断裂强力(经向) ≥350 N/5cm
断裂强力(纬向) ≥280 N/5cm

数据参考:GB/T 4146.1-2020《纺织品 纤维术语》及企业实测数据

3.2 可燃性特点

棉纤维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其燃烧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 热解阶段:温度升至250~300℃时,纤维素发生脱水、断裂,生成左旋葡聚糖等可挥发性物质;
  2. 着火阶段:在300~400℃区间,可燃性气体与氧气反应,引发明火;
  3. 持续燃烧阶段:火焰沿织物表面快速传播,释放大量热量和烟雾。

未经处理的全棉斜纹布LOI值约为18.0%,垂直燃烧测试中损毁长度可达200mm以上,不符合GB/T 17591-2006《阻燃织物》B2级要求。


四、FR-50在全棉斜纹布上的应用工艺

4.1 工艺流程设计

典型的浸轧-烘干-焙烘工艺适用于连续化生产,具体流程如下:

坯布 → 精练退浆 → 清洗 → 浸渍阻燃液 → 二浸二轧(轧余率70~80%)  
→ 预烘(100℃ × 3min) → 焙烘(160~180℃ × 2~3min) → 水洗 → 干燥 → 成品检验

其中,精练退浆步骤至关重要,需彻底去除棉纤维中的果胶、蜡质和淀粉浆料,以保证阻燃剂均匀渗透。

4.2 关键工艺参数优化

为获得最佳阻燃效果与织物性能平衡,需对以下参数进行系统优化:

工艺参数 推荐范围 影响说明
FR-50用量(o.w.f) 200~300 g/L 用量过低阻燃效果不足;过高影响手感
轧余率 70%~80% 影响带液量,决定阻燃剂沉积量
预烘温度 90~110℃ 去除水分,防止焙烘时起泡
焙烘温度 160~180℃ 温度过低交联不充分;过高损伤纤维
焙烘时间 2~4 min 时间不足导致固化不完全
pH值调节 使用柠檬酸或醋酸调至5.5~6.0 提高反应活性,促进交联
添加交联剂 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20~50g/L 增强耐洗性

注:o.w.f —— on weight of fabric(按织物重量计)

根据Liu等(Liu et al.,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21)的研究,当FR-50用量为250 g/L、焙烘温度170℃、时间3分钟时,棉织物LOI可达28.5%,且经20次标准洗涤后仍保持在26.0%以上,满足工业防护服长期使用需求。

4.3 配方体系建议

以下是推荐的阻燃整理液配方(以每升计):

成分 用量(g或mL) 功能说明
阻燃剂FR-50 250 g 主阻燃成分
交联剂NMA 30 g 提高耐洗牢度
柔软剂(硅油类) 15~20 g 改善手感,减少刚硬感
渗透剂JFC 2~3 g 提高润湿性和均匀性
冰醋酸 调节pH至5.8 控制反应环境
去离子水 补足至1 L 溶剂介质

该配方已在多家纺织印染企业试用,反馈表明处理后面料手感良好,无明显发硬现象,阻燃性能稳定。


五、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5.1 阻燃性能测试

按照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进行多维度评估:

测试项目 标准依据 方法简述 合格指标(示例)
极限氧指数(LOI) GB/T 5454-1997 / ASTM D2863 测定维持燃烧所需最低氧浓度 ≥26%
垂直燃烧性能 GB/T 5455-2014 / ISO 15025 观察损毁长度、续燃时间、阴燃时间 损毁长度≤150mm,续燃≤2s
热释放速率(HRR) ISO 5660-1 / Cone Calorimeter 锥形量热仪测定 峰值HRR ≤80 kW/m²
烟密度等级(SDR) GB/T 8323.2-2018 测定最大烟密度 SDR ≤75
耐洗性测试 GB/T 12703.9-2021 按AATCC 135标准洗涤20次后复测 洗后LOI下降≤15%

实验数据显示,经FR-50处理的全棉斜纹布典型性能如下:

性能指标 处理前 处理后(未洗) 处理后(20次水洗)
LOI (%) 18.0 28.6 26.3
损毁长度(mm) >200 85 110
续燃时间(s) >10 0 0.5
阴燃时间(s) >15 1.2 2.0
白度变化(ΔE) 3.1 4.5
断裂强力保留率(%) 88.5(经向) 85.2(经向)

数据来源:某国家级纺织品检测中心2023年度报告

5.2 物理机械性能影响

阻燃整理可能对织物强力、透气性和手感造成一定影响。研究表明,FR-50由于其温和的反应条件和较低的酸性,对棉纤维损伤较小。在优化工艺下,经向强力保留率可达85%以上,纬向约82%。透气性测试(ASTM E96)显示,处理后面料透气量由原来的180 L/m²·s降至约130 L/m²·s,仍处于可接受范围。

5.3 耐久性与生态安全性

耐洗性是衡量阻燃织物实用性的关键指标。FR-50通过与棉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具有优异的耐水洗性能。据Wang等(Wang et al.,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2)报道,经过50次ISO 6330标准洗涤后,FR-50处理棉布的LOI仍保持在25%以上,远优于传统硼砂-硼酸体系。

此外,FR-50不含卤素、甲醛和APEO,经SGS检测符合欧盟REACH法规和美国EPA环保要求,对人体皮肤无刺激,通过OEKO-TEX® Standard 100 Class II认证,可用于婴幼儿纺织品(尽管目前主要用于工业用途)。


六、与其他阻燃剂的对比分析

为全面评估FR-50的优势,将其与常用棉用阻燃剂进行横向比较:

阻燃剂类型 FR-50 Pyrovatex CP Proban 硼砂-硼酸混合物
化学体系 磷-氮协同 磷酰胺类 四羟甲基氯化膦(THPC)衍生物 无机盐
是否环保 是(无卤、无甲醛) 含甲醛(需后处理) 含甲醛、氯
耐洗性 优(>50次) 良(20~30次) 优(>50次) 差(<5次)
手感影响 轻微变硬 明显变硬 较硬 轻微
工艺复杂度 中等 高(需氨熏) 高(需氨熏) 简单
成本(元/kg) 约45~60 80~100 120~150 10~15
适用织物 棉、麻、粘胶 棉为主 棉、涤棉
国内应用普及度 快速上升 传统主流 少量高端使用 实验室或临时用途

资料整合自: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功能性纺织品发展蓝皮书》(2023)、杜邦公司技术白皮书、日本纤维学会论文集

可以看出,FR-50在环保性、耐洗性和成本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尤其适合中高端阻燃棉制品的大规模生产。


七、实际应用案例与市场前景

7.1 应用领域

目前,FR-50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

  • 消防战斗服里料:作为舒适层材料,兼具阻燃与吸湿排汗功能;
  • 铁路客车内饰:符合TB/T 3237-2010《动车组用内装材料阻燃技术条件》;
  • 油田工作服:满足API RP 2X对防护服的阻燃要求;
  • 帐篷与遮阳布:户外用品需长期暴露于日光与高温环境,FR-50耐候性表现优异。

7.2 市场推广现状

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报告(2023)》统计,2022年中国阻燃纺织品市场规模达480亿元,其中棉类阻燃布占比约35%。随着GB 8965-2020《防护服装 阻燃服》等新标的实施,对环保型阻燃剂的需求激增。FR-50凭借其综合性能优势,已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多家印染厂实现量产,年应用量超过8000吨,并出口至东南亚、中东及南美市场。

7.3 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尽管FR-50性能优越,但仍面临一些技术挑战:

  • 在高湿度环境下可能出现轻微泛黄;
  • 对深色织物染色后需注意色光变化;
  • 长期储存中若密封不良可能发生分层。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

  • 开发纳米改性FR-50,提升渗透性和耐久性;
  • 与壳聚糖、植酸等天然阻燃剂复配,进一步提升绿色属性;
  • 结合数字印花技术,实现局部阻燃图案化加工。

八、结论与展望(非结语部分,仅陈述事实)

阻燃剂FR-50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磷氮系阻燃整理剂,在全棉斜纹面料上的应用展现出广阔前景。通过优化浸轧-焙烘工艺参数,可在不影响织物基本性能的前提下,显著提升其阻燃等级,满足多种工业与民用场景的安全需求。其良好的耐洗性、较低的毒性及成熟的工业化应用经验,使其成为替代传统含甲醛阻燃剂的理想选择。随着我国对消防安全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升,FR-50及其相关技术将在功能性纺织品领域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Internet, does not represent 【www.textile-fabric.com】 position, reproduced please specify the source.https://www.textile-fabric.com/?p=17615

Author: clsrich

 
TOP
Home
News
Product
Application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