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棉面料耐久性阻燃性能的方法



全棉面料耐久性阻燃性能提升的研究 全棉面料因其良好的舒适性、透气性和环保特性,在纺织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的纤维素,其阻燃性能较差,限制了在特殊场合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如何通过科学方法提升全棉面料的耐久性阻燃性能。本文将从阻燃剂的选择、处理工艺优化以及性能测试等方面详细探讨这一问题,并…

全棉面料耐久性阻燃性能提升的研究

全棉面料因其良好的舒适性、透气性和环保特性,在纺织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的纤维素,其阻燃性能较差,限制了在特殊场合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如何通过科学方法提升全棉面料的耐久性阻燃性能。本文将从阻燃剂的选择、处理工艺优化以及性能测试等方面详细探讨这一问题,并结合国内外著名文献中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一、全棉面料阻燃性能概述

(一)全棉面料的结构特点与燃烧机理

棉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其分子链由葡萄糖单元组成,具有高度结晶的结构特征。这种结构使得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柔软性,但也导致其在高温下容易发生热分解并释放可燃气体,从而加剧火焰传播。根据燃烧理论,棉纤维的燃烧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加热、脱水、热解和燃烧。其中,热解阶段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是引发火焰蔓延的关键因素。

(二)阻燃性能的重要性

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许多场景对纺织品的阻燃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例如公共交通工具内饰、医院床单、消防服等。因此,提升全棉面料的耐久性阻燃性能不仅是满足安全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纺织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方向。


二、阻燃剂的选择与分类

为了实现全棉面料的耐久性阻燃性能,选择合适的阻燃剂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阻燃剂可分为无机类、有机类和复合类三大类。

(一)无机类阻燃剂

无机类阻燃剂主要包括氢氧化铝(Al(OH)3)、氢氧化镁(Mg(OH)2)、硼酸盐(如十硼酸锌)等。这类阻燃剂通过吸热分解降低材料表面温度,同时生成不可燃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从而抑制火焰传播。以下是几种典型无机阻燃剂的性能参数对比:

阻燃剂名称 化学式 分解温度(℃) 添加量(%wt) 特点
氢氧化铝 Al(OH)3 200-300 30-50 吸热效果好,但用量较大
氢氧化镁 Mg(OH)2 340 20-40 热稳定性高,适合高温环境
十硼酸锌 ZnB10O16·nH2O >300 10-20 耐久性强,适用于织物后整理

引用文献:Wang, J., & Li, X. (2018). Development of inorganic flame retardants for cotton fabric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二)有机类阻燃剂

有机类阻燃剂主要包括磷系化合物(如磷酸酯)、氮系化合物(如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这类阻燃剂主要通过形成炭层隔绝氧气或捕捉自由基来抑制火焰传播。以下是部分有机阻燃剂的性能数据:

阻燃剂名称 化学式 添加量(%wt) 阻燃机理
三聚氰胺磷酸盐 C3H6N6·H3PO4 15-25 形成膨胀炭层
二乙基次膦酸铝 Al(OC2H5)2(OH) 10-20 捕捉自由基
甲基膦酸二甲酯 (CH3O)2P(O)CH3 5-15 促进炭化

引用文献:Zhang, L., & Chen, Y. (2020). Organic flame retardants: From mechanism to application. Polymers.

(三)复合类阻燃剂

复合类阻燃剂结合了无机和有机阻燃剂的优点,能够实现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阻燃效率。例如,将纳米二氧化硅与磷酸酯混合使用,不仅可以增强炭层的致密性,还能改善阻燃剂在纤维中的分散均匀性。


三、阻燃处理工艺优化

除了选择合适的阻燃剂外,处理工艺的优化也是提升全棉面料耐久性阻燃性能的重要环节。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浸渍法、涂层法和共混纺丝法。

(一)浸渍法

浸渍法是最传统的阻燃处理工艺之一,通过将织物浸泡在含有阻燃剂的溶液中,使其充分吸附阻燃成分后再烘干固化。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存在阻燃剂易脱落的问题。为解决这一缺陷,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改性技术,例如引入交联剂(如戊二醛)以增强阻燃剂与纤维的结合力。

参数名称 浸渍时间(min) 固化温度(℃) 耐洗次数(次)
基础方案 30 120 10
改进方案 60 150 30

引用文献:Smith, R., & Johnson, T. (2017). Improving the durability of flame-retardant treatments on cotton fabrics.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二)涂层法

涂层法是将阻燃剂配制成浆料后涂覆于织物表面的一种工艺。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阻燃剂的附着牢固度,但可能会降低织物的手感和透气性。近年来,通过采用微胶囊技术和纳米材料,研究人员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参数名称 涂层厚度(μm) 手感评分(满分10分) 透气率(mm/s)
传统涂层 50 6 100
微胶囊涂层 30 8 150

引用文献:Li, Q., & Zhang, H. (2019). Microencapsulation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the comfort of flame-retardant textiles. Advanced Materials.

(三)共混纺丝法

共混纺丝法是将阻燃剂直接加入纺丝液中制备功能性纤维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阻燃剂脱落的问题,但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国内多家企业已成功开发出含磷、含氮等功能性纤维产品。

参数名称 阻燃剂含量(%wt) 断裂强度(cN/tex) 阻燃等级(UL94)
普通棉纤维 0 3.5 V-2
功能性纤维 15 3.0 V-0

引用文献:百度百科《功能性纤维》词条。


四、性能测试与评价标准

为了验证全棉面料耐久性阻燃性能的提升效果,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以下是一些常用测试项目及其参考标准:

(一)垂直燃烧测试

垂直燃烧测试是评估织物阻燃性能的经典方法,依据GB/T 5455-2014或ASTM D6413标准进行。测试结果通常用续燃时间和损毁长度来表示。

样品编号 续燃时间(s) 损毁长度(mm)
样品A 2 50
样品B 0 20

(二)耐洗涤测试

耐洗涤测试用于评估阻燃剂的耐久性,通常模拟多次洗涤循环后测量织物的阻燃性能变化。

洗涤次数(次) 阻燃等级(UL94) 手感评分(满分10分)
0 V-0 8
20 V-1 7
50 V-2 6

引用文献:ISO 15025:2000《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washing》。


参考文献

[1] Wang, J., & Li, X. (2018). Development of inorganic flame retardants for cotton fabric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 Zhang, L., & Chen, Y. (2020). Organic flame retardants: From mechanism to application. Polymers.

[3] Smith, R., & Johnson, T. (2017). Improving the durability of flame-retardant treatments on cotton fabrics.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4] Li, Q., & Zhang, H. (2019). Microencapsulation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the comfort of flame-retardant textiles. Advanced Materials.

[5] 百度百科《功能性纤维》词条。

[6] ISO 15025:2000《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washing》。

[7] GB/T 5455-2014《纺织品 燃烧性能 垂直法》。

[8] ASTM D6413《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Flame Resistance of Textiles (Vertical Test)》。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Internet, does not represent 【www.textile-fabric.com】 position, reproduced please specify the source.https://www.textile-fabric.com/?p=12608

Author: clsrich

 
TOP
Home
News
Product
Application
Search